訪問主要內容
中華世界

與法國有關的滇越鐵路歷史今昔

發表時間:

談起中國的雲南,懂歷史的法國人都會有一絲親切感,大約知道那是一個與法國有特殊關係的地方。雲南各地遺留的一些法式建築從不同側面見證着法中交往史的曲曲折折,而滇越鐵路則像一塊活化石,記載着一個世紀前的血雨腥風。

廣告

“雲南十八怪,火車沒有汽車快,不通國內通國外”,這指的就是從1903年動工,1910年竣工的滇越鐵路。1885年中法戰爭後,“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之後十幾年間,法國又逼迫清政府取得了在雲南的築路權。

滇越鐵路全長859公里,分南北兩段,南段在越南,北段在雲南,從南向北修建。由於在雲南境內465公里的線路上,海拔高度差距高達1954米,跨越金沙江,珠江,紅河三大水系和三大氣候帶,百分之八十的線路是在崇山峻嶺間穿行,共有橋樑425座,隧道115座,佔全線長度的百分之三十六,平均每3公里1個隧道,每一公里一座橋樑。雲南段工程遠比越南段更加艱巨困難,也因為雲南人當時反對修鐵路而迫使在人煙稀少地區選擇線路。

在客觀上,滇越鐵路使雲南這一中國最閉塞省份有了通往越南海港的通道,但其修建過程充滿了中國人的屈辱和極大的痛苦犧牲,堪稱是一條“死亡之路”。在7年間,二三十萬民工在不可想象的艱險條件下施工,法方記載有12000人喪生,當地民間記載為7到8萬人喪生。白骨堆成的“人字橋”跨度只有67米,卻有800位民工死在這裡。所用上百噸鋼製部件全在法國製成,由中國工人一段段背上山,兩根355米長,5噸重的鐵鏈則由200位工人用3天時間排隊集體肩扛,緩緩扛上山。

滇越鐵路對雲南的近現代化產生深遠影響,雲南的資源和貨物一星期內就能經越南海防到達香港,9天就到達上海。昆明從閉塞的邊陲城市一躍成為經濟前沿城市,也徹底改變了雲南鄉坤對鐵路的看法,他們開始積極要求自己修建鐵路。

抗日戰爭爆發後,滇越鐵路成為唯一由國民政府控制的國際援華物資運輸線,也受到日軍飛機狂轟濫炸。後來,滇越鐵路在為支持越南抵抗美國的戰爭而運輸了無數物資,不過,最後因中越關係惡化而被中斷。2003年6月因鐵路老化路基破損,滇越鐵路停止客運,2008年部分線路又恢復對遊客的接待。

滇越鐵路現在成為雲南的一項旅遊項目。在昆明,人們可以在百年滇越法式風情街上漫步,可以乘由昆明北站發車的滇越鐵路窄軌(米軌)小火車,可以參觀昆明鐵道博物館。滇越鐵路有悲壯奇異的歷史,也是中國保留下來最早、最完整的古老鐵道線。據說在深山中過了100多年。成為保護文物的鐵路橋“人字橋”至今沒有換過一顆螺絲釘。

我們現在就請今年3月參加“滇越鐵路徒步行”活動的山西郭先生講講他的觀感:

法廣:您和幾位愛好集郵和鐵路歷史的發燒友自發組織“滇越鐵路徒步行”活動,你們是從昆明坐 “紅河號民族文化列車” 到蒙自的。在蒙自,有滇越鐵路中留下的法式建築火車站,也叫“碧色寨火車站”,請您介紹這裡的滇越鐵路歷史遺跡,好嗎?

郭先生:碧色寨火車站位於蒙自縣城北面1 1公里.宣統二年(1910年)滇越鐵路全線通車,碧色寨火車站逐漸繁榮起來,民國10年(1921年)個碧鐵路通車,碧色寨成為換裝站,滇南進出口貨物都由碧色寨中轉,成為鐵路線上的一個特等站,。從1910起的30多年時間,碧色寨一直扮演滇越鐵路沿線第一大站的角色。法、英、美、德、日本和希臘人接踵而至,紛紛在這裡開設洋行、酒吧、百貨公司、郵政局。每天有四十餘對列車在此經停,熱鬧非凡, 富商雲集。其開放和繁華程度,在滇南一帶首屈一指,昆明人、越南人將其稱作“小巴黎”。

法廣:“人字橋”是滇越鐵路行的重要地點,你們是徒步去的,很艱苦但也很有收穫,是吧?

郭先生:這一條鐵路,已沒有客運過往的繁華,每天只有一列貨車不定時的經過。沿着崎嶇山間鐵道線前行,一路基本是在壓道碎石上,也會儘可能踩到相間的枕木上行走,這裡群山疊翠,綠草萋萋,山間小鳥鳴唱,腳下溪水潺潺,風光無限美好。我們那天終於在下午4點左右,到達了滇越鐵路線上的戈姑車站,晚上7點5分,又到達了倮姑車站,芷村到倮姑全長34公里,步行用時11個半小時之多。

從倮姑到人字橋,尚有12公里,千里迢迢,我們為她而來。人字橋是人類工程史奇蹟,滇越鐵路標誌性建築,舉世聞名的人字橋貫通兩座巨山之間,當年修建奪命八百,難度可想而知,108年來歷久彌新!我們盡情感受了這百年來這巨大工程的宏偉和悲壯。

我們返程時到老街遊覽購物。並且又參觀了一段滇越鐵路越方段一段線路。老街車站正在翻修,客運很久已經停運了,貨運也是不定時開一趟,與昆河段一樣,幾乎荒廢, 但遠未到徹底拆除的時候,還發揮着一定的作用。

聽眾朋友,以上您聽到的是與法國有關的雲南境內滇越鐵路歷史今昔。這次節目由肖曼編播,特別感謝山西的郭先生與我們分享他與集郵鐵路發燒友徒步參觀滇越鐵路的所見所聞,感謝Fabrice和Sourigna的技術合作,也感謝各位的收聽。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