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股市

趁A股牛氣衝天企業紛紛改名迎合炒作狠撈一筆

大陸A股牛氣衝天不可收拾,多家企業在業務不變下紛紛改名取巧狠撈一筆,例如業務本來是房地產綜合開發的的多倫股份,擬改名“匹凸匹”,即P2P(富有網絡金融概念的點對點技術)的普通話譯音之後,估價從10.96元(人民幣,下同)急升至13.27元;又例如原名是湘鄂情的上市公司,本來從事餐飲業,改名為中科雲網後,估價從9.1元飆升到12.45元。

中國股市
中國股市 網絡圖片
廣告

大陸中央電視台日前針對這番改名取巧的現象作出特別報導,指今年已經有近八十家內地上市公司改名,不少都是為了迎合炒作,企圖和國家政策扯上關係,把名字改成互聯網、高科技及環保等題材相關,但公司的業務跟這些題材卻是八竿子拉不着關係。

央視形容這個現象是,上市公司為謀利而“編題材、講故事”。

有香港股市分析員指,隨着內地越多資金投資到本港,相信香港日後亦少不免“會沾到這樣的風氣”,不少分析指出,隨着滬港通及日後中港兩地基金相互承認之後,香港股市“A股化”已在所難免。

根據央視報導,最近計畫改名為“匹凸匹”的多倫股份,它的本業是房地產綜合開發,它於本月10日指要改名為“匹凸匹”,並意欲轉型為網絡金融,直到上海交易所詢問下,它才承認原來“一無正式業務、二無人員配備、三無可行性論證”。

報導指,改名最成功的例子,莫過於原名為三泰電子的三泰控股,這家在深圳上市的公司,本業其實沒有改變,都是“從事電子回單系統”,但股價就從改名前的23.59元一度升至最高位85.31元,升幅超過三倍。從事飲食業的湘鄂情改名為中科雲網,雖改了一個科網名,但它的主要業務仍是餐飲,但股價卻從改名前的9.1元,最高升至12.45元。

香港傳媒引述股市分析員鄧聲興指出,內地股改名即被炒上現象是因為內地有七、八成的投資者都是散戶,大多都傾向投機炒消息為主,基本因素及基本面就不是看得太重。經濟學家劉紀鵬亦指內地股民對產品好壞缺乏實質的財務和技術產品分析。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球表示,對這些公司改名轉型感到憂慮,“從一個非常傳統的產業,一下子走到雲端產業,你的人才儲備是否夠了?是否有熟悉?”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