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李克強拉美之行:雄心與現實

發表時間: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6日在智利結束他為期8天的拉美四國行。在政治會談之外,一系列合作協議以及大筆資金投入顯示出中國雄心勃勃地提升拉美戰略部署。中國總理肯定中拉合作的互補性,經濟增長見緩的拉美國家領導人對中國投資樂見其成,但所簽協議耀眼的資金數額難掩雙方貿易往來持續不平衡的現實,雙方對擴大合作的殷切期待能否落在實處也還有待觀察。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大筆的資金投入可以說是李克強此行的突出特點。僅在巴西,中國就簽署了一項總額高達530億美元的投資計畫,其中包括35項協議,覆蓋從基礎設施到石油開發、到金融合作等多個領域。在智利,中國總理周一簽署了一項兩國金融合作協議,智利將建立拉美地區首家人民幣清算銀行,中方首期投資1億8900萬美元,中國還宣布拿出80億美元,幫助國際機構投資者直接投資智利股市。在此之前,李克強還訪問了哥倫比亞和秘魯。在秘魯,中秘雙方就修建橫貫南美東西、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的“兩洋鐵路”展開可行性研究達成共識。據《金融時報》消息,這項大型鐵路修建項目橫貫安第斯山脈,大約會耗資45億美元。

有觀察人士將中國近年來的拉美攻勢比作是“砸錢”行動。的確中國近年來積極開展與拉美國家的合作。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7月借金磚五國峰會之機,訪問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古巴四國,與加勒比海地區11國領導人會晤,明確提出要啟動中拉合作新起點,承諾儘管太平洋兩岸國家均出現增長放緩,但中國在未來幾年將更多參與拉美地區的發展。這項拉美戰略的具體體現就是中國在該地區投資數額及雙邊貿易總額的大幅增長。根據華盛頓智庫“美洲對話”與美國波士頓大學2014年底的一項研究,自2005年起,中國向拉美國家或企業累計貸款高達1190億美元,僅是2014年一年,就達到221億美元,超過了世界銀行和美洲開發銀行在該地區投資的總和,成為拉美地區最大金主。中國與該地區的貿易往來也迅速增長,預計自明年起,中國就有可能超過美國,成為拉美地區第一大貿易夥伴。從這個角度來說,李克強此次的拉美四國行正是這項戰略的延續。而中國經濟面對下行壓力,迫使中國在海外尋找出路,以舒緩國內企業的產能過剩;對於拉美國家而言,巴西經濟連續五年增長低靡,委內瑞拉因為國際市場石油價格下跌而經濟萎縮,加強雙邊貿易合作應當是雙贏的選擇。

不過,法新社周二發表評論指出,中國與拉美國家合作關係升級雖然利益豐厚,但卻缺少平衡。到目前為之,拉美對華貿易存在高額逆差。中國在拉美地區的利益集中在低附加值的原材料進口,而拉美國家則主要從中國進口工業製成品。華盛頓智庫“美洲對話”的“中國-拉美項目”負責人馬麗娟雖然注意到李克強此行顯示中拉貿易及投資結構有所調整,以往的以大宗商品換貸款的模式開始向以多種外國直接投資為主的模式轉變,但是這種調整幅度有限,雙方貿易仍然處於失衡狀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執行秘書長Alicia Barcena也向法新社指出,這種平衡努力還不夠,她以2013年為例指出,當年拉美國家向中國的出口中,75%的產品集中在農業,能源,礦產等行業的5種產品。而2010年至2013年間中國在拉美地區的投資幾乎90%都指向資源開發尤其是礦產和石油開發領域。近期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因此使得這種不平衡更加嚴重。但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迫使中國調整戰略,大規模的基建項目投資顯示中國對外貿易往來的重點開始從原材料進口向過剩的工業產能輸出過渡。

持續的貿易失衡為中拉關係平穩發展埋下不穩定因素。近年來,墨西哥就曾多次就中國進口產品提出反傾銷訴訟。與此同時,有專家指出,中拉關係與此前的中非關係有很多相似之處。中國近年來在非洲的發展常常伴隨着中國強加於當地的環境破壞以及艱苦的工作條件引發的緊張關係。西班牙皇家埃爾卡諾學院拉美問題專家Castro Neves對法新社表示,隨着中拉合作升級,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出現在拉美地區,雙方關係中開始顯現出一種不和諧。

根據阿根廷、秘魯和美國大學聯合進行的一項調查,自21世紀以來,中國在拉美地區的貿易與投資行為是導致環境破壞以及嚴重社會衝突的重要因素之一。去年年底,中國鐵路建設集團牽頭的財團在墨西哥成功中標,承建一項價值37億5千完美元的高鐵項目。但三天之後,墨西哥方面就宣布撤銷合同,理由是競標程序遭到質疑;在尼加拉瓜,一些環保人士及當地居民已經連續數月抗議一家中國商人控股的香港集團承建的尼加拉瓜運河項目;在秘魯,本周一,一座由中國企業開發的礦區發生工人抗議任意裁員措施的集會,一名工人在與警方的衝突中喪生……

另外,前巴西駐中國大使路易斯·奧古斯托·德卡斯特羅·內維斯指出,李克強此次訪問巴西的成果無疑是積極的,但是要謹慎面對現實,靜觀各協議的落實情況。他提醒說,過去曾有先例,一些協議最後只停留在了意向書層面。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