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費加羅報: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在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

發表時間:

費加羅報國際版聚焦中國退休制度改革,刊登了兩篇該報駐京記者帕特里克•聖保羅的文章,第一篇聚焦中國的退休制度改革,指出由於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速以及中國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中國政府計畫改革目前的退休制度,將法定退休年齡從目前的60歲提高至65歲。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費加羅報的第二篇文章刊登的則是一篇對中國六十多歲的老年人的一系列專訪。作者先後採訪了生活在兩個不同世界的老年人群,首先是在北京北郊的一個購物中心,附近是當地有名的一個非法勞工市場。這裡彙集着來自中國各地農村的無數個六十歲左右的老人,他們因無法以幾十元的養老費來維持生計而不得不從鄉村來到北京尋找計時或者計日的工作,以此來養活自己,並且將剩餘的錢寄給他們在鄉下的妻子。因為他們不可能依靠他們的兒女來養活他們,他們的兒女自己都離開家鄉,離開妻子與兒女到外地當民工。對他們來說,倘若有一天他們再也不能勞動,身無分文,再也拿不出紅包來參加村裡的紅白喜事的話,那麼,他們離死亡也就不太遙遠了。記者隨後在北京市中心的地壇公園採訪了在這裡做操、遛鳥的退休老人,作者評論說,這實在是另一個世界。中國的城市養老金最低為每個月兩千元,而農村的最低養老金數額僅為55元。所以,這裡的老人們有的唱着歌,有的做着操,有的在練習書法,還有的老人則在評論着各自的鳥的歌聲以及鳥籠子的質量。看起來一副安逸養老的畫面。

不過,費加羅報指出,在這副舒適安逸的畫面的後面也隱藏着深深的隱患。一位練體操的、身體相運動員一樣的老人向記者表示,他練操是為了鍛煉身體,因為他沒有醫療保險,一旦生病,就得自己掏腰包。這位老人曾經是企業老闆,他在北京擁有一套住房,每個月三千元的退休金足以維持生計,但卻難以支付昂貴的醫療費用,他向記者苦澀地表示,哪一天如果得了重病,就只好聽天由命了。

法國政府推出勞資對話法

法國國民議會今天審議政府推出的勞資對話法案,法國左右兩大報解放報與費加羅報均以此議題開篇,但是各自關注的側重點不同。

解放報重點介紹法國社會黨內左翼派系代表要求將職工因在工作中疲勞過度而引發的職業枯竭症列入職業病的範圍。以此強迫企業避免給職工於過度的工作量。解放報就此議題發表社論文章,指出在我們所有人的周圍都有人因工作過度筋疲力盡而精神崩潰,過度疲勞綜合征是二十一世紀的世紀病,失業率的不斷上升使人們戰戰兢兢地從一個職業轉向另一個職業,眼睛緊頂着電腦的熒屏不敢有半點懈怠有時甚至一直到深夜。太多的工作,太多的壓力,工作不能獲得上司的承認,家庭生活時間越來越少,這是許多職工天天面對的現實。解放報指出,將職業枯竭症列入職業病這是對職工的一種承認,也將促使企業老闆更多的關注職工的工作條件,同時也可以減輕本來已經陷入嚴重赤字的社會保險基金的負擔。

費加羅報的側重點則是勞資對話法案對法國小型企業的影響,該報指出,如果說新的法案減輕了超過五十名職工企業的勞資對話程序的話,對五十人以下的企業老闆來說,新法案卻給他們帶來了不少繁瑣的規定。

法共人道報繼續對西班牙地方選舉結果大加評論,認為這是繼希臘之後,歐洲反對財政緊縮勢力的又一次勝利,人道報藉此機會討論了法國社會黨左翼派系今後應該向什麼方向演變。

天主教的十字架報則借剛剛過去的宗教節日聖靈降臨節的機會做了一個專門的調查:究竟有多少人在節假日期間依然在工作?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企業老闆要求他們的職工在節假日期間工作,事實上,法國僅有少數人能夠享受法定的每年11天的節假日。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