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醫療器械監管司司長童敏涉嫌嚴重違紀遭調查

中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醫療器械監管司司長童敏,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接受組織調查。國家食品藥品最高監督官員疑前腐後繼百姓平安堪憂。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醫療器械監管司司長童敏涉嫌嚴重違紀遭調查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醫療器械監管司司長童敏涉嫌嚴重違紀遭調查 中文網絡照片 DR
廣告

童敏曾任江西省南昌市副市長、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察專員、副司長;前年九月起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醫療器械監管司司長。

據太陽報評論,中國食品與藥物最高監管機構前腐後繼,食品藥物安全堪憂,老百姓何日平安呢?

報道說,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再揭發貪官,醫療器械監管司司長童敏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調查。原本為國人食品藥品安全把關的部門,卻淪為奸商的保護傘,百姓何日能過平安日子?

食藥局腐敗觸目驚心,其前身國家藥監局便是腐敗窩,局長鄭筱萸被控利用職務便利,借審批藥品和醫療器械的機會牟取利益,受賄六百多萬元,最終被判處死刑。之後國家藥監局副局長張敬禮又因違紀被調查,該局藥品註冊司調研員衞良等多名官員亦因牽涉問題疫苗事件被拘捕。

報道說,鄭筱萸被處死之後,各地藥監部門查處了一大批官員,此舉被稱為藥監風暴。中央政府對國家藥監體制進行了一系列體制改革和人事換血,官方傳媒宣稱,藥監系統進入後鄭筱萸時代,是陽光化的開始。然而,前腐後繼的弊案顯示,「後鄭時代」的國家食藥局並沒有陽光化,仍是問題多多。

藥監貪官輩出不是偶然的。製藥業利潤豐厚,部分藥廠為了賺取最大利益,片面追求產量,將產品質量置之度外,甚至不惜偷工減料,以劣充優。為了讓產品順利銷售,他們斥重金收買藥監部門官員,而在巨額賄款誘惑下,不少藥監官員早已把鄭筱萸被繩之以法的教訓拋諸腦後,證明監督的最後一條防線已經失控。

太陽報批評說,貪官為個人私利,置百姓的健康安危於不顧,放縱奸商以次充好,甚至將問題藥品銷售給患者,使病患雪上加霜。山西的問題腦炎疫苗,曾令一百多名兒童致死、致殘;早前江蘇、河北兩家制藥廠的瘋狗症疫苗又被查出造假,全國最少一百多萬人受害。有關藥廠在生產過程中明目張膽偷工減料,弄虛作假,但卻可以招搖上市,大發其財,這種行徑與草菅人命有何分別?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