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韓國/台灣

中韓自貿協定簽署台北恐帶來衝擊

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周一正式簽署。韓方預估,自貿協定有助於韓中貿易額突破3000億美元。中方的研究顯示,此協定將為中國大陸國內生產總值毛額帶來0.3%的增長,為南韓帶來0.96%的增長。台北當局則預估,不可輕估中韓自貿協定對台灣的衝擊。

資料照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韓國總統樸槿惠
資料照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韓國總統樸槿惠 中央社
廣告

中國與韓國歷經十年談判,6月1日正式簽署自貿協定,預估今年內正式生效。與此相比,中國大陸與台灣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至今卡在台灣立法院未能過關。貨貿談判也已進行了十輪,市場開放降稅部分進展依舊很慢。

台灣與韓國產業結構相近,都以中國大陸為主要出口市場。根據台灣經濟部評估,中國大陸與韓國正式簽署自貿協定,對台灣短期影響較輕,但中長期衝擊很大。

台北當局周一表示台灣必須急起直追,避免台灣因亞洲區域整合而被邊緣化的危險。台灣總統府發言人陳以信周一表示,台灣朝野應嚴肅面對大陸與韓國正式簽署自貿協定,正視對台灣經濟的負面衝擊。立法院應加快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與服貿協議的審查。不能“故作輕鬆,若無其事”。

根據台灣經濟部的評估報告,中韓自貿協定生效後的第一年,將使台灣GDP下降大約0.04%,生效後第10年,下降0.13%,生效後第20年,下降0.15%。台灣產品在大陸市場被韓國取代金額預估從協定生效第一年的0.06至0.17億美元,增至第十年的19.29至42.5億美元,第二十年取代金額更擴大到23.41至60億美元。

台灣經濟部預估,中韓自貿協定生效後,對台灣產業的衝擊逐漸浮現,中長期可能會衝擊石化、紡織成衣、玻璃、鋼鐵、汽車、偏光板、面板以及工具機等產業。

中國目前是全球第一大貿易國,韓國排名第七。自貿協定簽署後,90%以上商品將在過渡期結束後實現零關稅。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