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六四

張博樹:中國對89六四歷史記憶因禁封而產生可怕斷層

臨近89六四26周年紀念的忌日,儘管海外媒體較多涉及六四議題,在中國全境卻依然遭到最嚴厲禁封。中國長時間的封鎖以及歪曲事實的政治宣傳,導致六四事件20多年來不被中國新幾代人所知曉,歷史記憶被抹殺。 

圖為張博樹
圖為張博樹 中文網絡照片 DR
廣告

據中國憲政學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張博樹評論,30年不到的中國六四歷史,已經呈現斷層,相當可怕!

據海外頭條報道,在六四天安門事件26周年之際,今年60歲的中國憲政學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張博樹,在香港出版新書《改變中國:六四以來的中國政治思潮》,就26年前發生的六四慘劇,對中國政治思潮的深遠影響,進行分析。

報道引述張博樹分析指出,中國當今權貴資本主義的急劇發展,是中共對六四開槍,所帶來嚴重社會後果。六四事件讓中國當局更加害怕政治改革。今天的習近平的反貪腐並非運動式反腐,更不是制度性的反腐,而是選擇性整肅異己。

對於六四,中國當局繼續封殺禁止。張博樹指出,30年不到的六四歷史,已經呈現斷層,相當可怕!張博樹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指出,自己是上個世紀50年代出生者,儘管那一代人們應該承擔責任,但是中國這個國家的未來,還包括中國民主化未來,完全要靠下一代人,以及下下一代。所以《改變中國:六四以來的中國政治思潮》,這本書強調,是寫給更多中國的年輕人。

中國未來的進步發展、民主化,需要80-90年代後,甚至更年輕的一代,能夠對中國現實,有深刻理解;相信擁有這種志向的中國年輕人,有一定比率。

六四」這個概念,對中國的年輕人意謂什麼?為什麼有些人覺得它很重要,有些人卻覺得它不重要?對此,張博樹指出,這和中共當局透過教育系統、宣傳系統,有意識抹殺這段歷史有直接關係。中共當局當然知道這是一段不光彩的歷史,所以之後的1/4個世紀里,中國的傳媒、出版等所有跟意識型態或教育等相關係統,這件事都是被屏蔽的,即使講了也是歪曲地講。這導致「80後」、「90後」這一代年輕人,談起「六四」這段歷史,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趙紫陽是誰。

張博樹說,他在哥大教過的學生,就有這種情形。想想看,30年不到的歷史,就已經呈現斷層,不再儲存於記憶、知識之中,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