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傳真

中美南海衝突可能導致習近平訪美行程生變

發表時間:

第14屆亞洲安全會議在南海情勢緊張之際召開,中美兩國的明爭暗鬥成為會議焦點,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今天的觀察中國要為大家繼續介紹有關中美南海外交衝突的分析評論。

RFI/Chine
廣告

台灣《旺報》的社論稱:“第14屆亞洲安全會議(‘香格里拉對話’)閉幕,會議期間中美在南海議題再度激烈交鋒,成為國際媒體的焦點。香格里拉對話每年設定的議題,泰半是亞太區域平衡或安全合作。2011年之後,會議主題開始圍繞着南海主權爭端,中國自然成為美國的箭靶,此刻的南海衝突愈演愈烈,中美在會議上明爭暗鬥,在所難免。”“冷戰結束後的亞太安全情勢日趨嚴峻,中國軍事崛起、日本修改和平憲法、印度和越南大肆擴軍、美國公開涉入南海爭端,都為亞太安全投下變量。”“中美在南海已瀕臨衝突,雖未必會點燃戰火,卻絕對無助於雙邊建立的新型大國關係,甚至可能導致6月間的中美戰略暨經濟對話和9月間習近平的訪美行程生變。”

  

新加坡《聯合早報》的社論稱:“因為美國與中國近來就南中國海主權爭議,在語言和行動上較勁的程度加劇而備受各方矚目的香格里拉對話會,終於在昨天閉會。同會議前緊張的對立氣氛相比,美中代表在會場上的互動及發言,遠比此前隔空喊話時所表現的劍拔弩張,要剋制且理性許多。這相信將讓區域國家緊繃的神經有所緩和,也說明了面對面溝通的重要性。”“南中國海的和平穩定,有賴於各方對共同遊戲規則的尊重,因為基於明文的規則所形成的秩序,遠比‘強權即是公理’更合理也更有持續性。中國與亞細安已經就達成具法律約束力的《南中國海行為準則》協商多時。近期各聲索國不時爆發的惡性對立事件,正因為缺乏共同的行為準則,隨時都可能出現事態失控的危險。因此,儘早落實《南中國海行為準則》,是所有區域國家的共同願望,也是各方須履行的國際責任。”

  

北京《環球時報》的社論稱:“無論美國做什麼,中國都不應停止對那些島礁的建設。這的確是中國主權範圍內的事,如果美國一威脅,它糾集西方的和幾個相關國家的輿論一抗議,中國就往後退,將會開一個惡劣的先例。這會鼓勵以美國為中心的這些力量今後以更強硬的姿態對付中國。”“對中美有可能發生軍事衝突的最壞情況,我們應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現實準備。中國不想戰是很清楚的,中國不懼戰也要讓美國不存疑義。中國對海上衝突的準備越充分,最終避免它發生的可能性就越高。南海問題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它對美國屬於什麼層級的利益不是很清楚,但較之中國顯然不在同一個層面。中美這一輪的博弈是雙方戰略態度的一次對話。中美要通過這一對話建立起兩大國在中國近海相互尊重的模式和原則。” 

 

美國中文《世界日報》的社論稱:“今年香格里拉會議,是美、中軍方因南海主權爭議言辭交鋒後首次面對面較量。”“美中近期在南海對峙,是美國‘亞太再平衡’政策的新步驟之一,也是兩國在亞太博弈的縮影。美國計畫到2020年把六成海軍力量部署亞太地區,使日後美中在南海由對峙轉為衝突的可能性,更難完全排除。事實上,美國國務卿柯瑞本月訪北京時呼籲中國採取降低緊張局勢做法,是‘先禮後兵’,稍後美國軍方便採取針對性介入行動。北京顯然低估柯瑞提出警告的嚴重性。面對美國升高緊張態勢,中國有人提出,美國對中國崛起的立場已發生質變,從‘防’轉為‘抗’,預示白宮將全面調整對華總體政策,因此中共高層宜適時評估美中在南海對峙的後果,不應局限於南海彈丸之地,而應立足於‘亞太再平衡’這一世紀大戰略,調整對美政策,避免與美國擦槍走火,直接發生衝突,成為全球矛盾的焦點。因為一旦南海衝突爆發,北京就不能避免陷入以強敵為中堅的多國集團在南海結網以待、請君入甕的尷尬局面。今後數十年內,中國恐與南海絕緣,中國夢就此夢碎。”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