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北京話題

曾被中國視為洪水猛獸 昂山素季為何變身北京的尊貴客人

發表時間:

據新聞報道,由主席昂山素季率領的緬甸全國民主聯盟代表團,已於6月14日結束訪華回國。我們今天的話題就從這裡說起。談到此次昂山素季訪華,有評論寫道,這位女士身上至少貼有三個標籤:一是反對黨主席,二是提倡非暴力民主的政治家,三是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這三個標籤一個比一個敏感,一個比一個要命。眾所周知,北京內心深處並不喜歡反對黨,也不願意和反對派人物有過多的交往,除非是情勢所迫或別有所圖。

北京話題
北京話題
廣告

作者楊佩昌的文章說,對於中國來說,那些搞民主的政治家,幾乎等同於國外敵對勢力,只是不願明說而已;至於諾貝爾和平獎,那就更是西方用來搗蛋的工具,甚至就是羞辱中國政府的某種陰謀。既然如此,中國為何還要邀請這樣一個原本不受待見的敏感人物,來華訪問呢?這還要從中國與緬甸軍政府的微妙關係說起。在過去幾十年裡,緬甸在世界上極端孤立,只有中國一直在慷慨提供大量的援助和投資,助其苟延殘喘,度過了難關。

網友宋勝利轉載作者趙靈敏的文章說,在那個年代 ,中國在緬甸的投資可謂是一家獨大,但自從2010年底緬甸民主化以來,中國被批準的投資額便一落千丈。不僅投資額高達36億美元的密松水電站,被緬甸政府突然叫停,使得這筆巨額投資打了水漂;就連萊比塘銅礦也是一波三折,屢遭當地民眾抗議。此外,中國幾乎即將到手的高鐵項目也雞飛蛋打。隨着泰國與日本高鐵項目的簽訂,中緬高鐵項目也隨之泡湯。

原因很簡單:如果泰國和日本合作,則緬甸等東盟國家只能採用日本的制式和標準,因為在東盟境內不可能同時運營兩種標準的高鐵。泰國高鐵項目花落日本,這意味着中國全面退出了東盟的高鐵市場。究其原因,是遊戲規則變了。在民主化之前,緬甸面對西方的制裁毫無選擇,不得不依靠中國。 在民主化之後,世界各國紛紛伸出橄欖枝,緬甸多方下注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成了其本能的選擇。

楊佩昌的文章又說,其實,中國與緬甸的上述摩擦,也算不上多大的事,只不過有點噁心中國而已。中國什麼都不怕,就怕丟面子,而緬甸軍政府恰恰在果敢問題上,讓中國政府顏面盡失。從2012年起,緬甸軍方的炮彈便經常飛到雲南,造成了中國邊民的財產損失和人身傷亡。到了2015年,緬甸更是變本加厲,完全不顧及中國的感受。對此,中國外交部多次緊急召見緬甸駐華大使,提出嚴正交涉。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緬甸軍政府根本就懶得搭理鄰居這個大國的抗議。被一個小國弱國如此欺負,再不採取實際行動回應,就有點不好意思了。6月2日,中國在中緬邊境舉行陸空聯合軍事演習,儘管中國軍隊很強悍、軍事技術高精尖,但緬甸這個蕞爾小國卻完全沒有一絲畏懼,反而予以強硬反擊稱,緬甸從來不懼怕和接受他國的壓力。如果緬甸是個像美國那樣的大國,中國完全可以指責緬甸, 這是在搞顛覆和包圍中國的陰謀。

如果緬甸是個像印尼那樣的中等國家,把中國漁船給擊沉了,中國也可以一言不發;但緬甸這麼小,欺負人還如此不打折扣,這又叫人情何以堪呢?你要是真的打它一耳光,國際社會就會說你這是以大欺小;你繼續搞此類嚇唬人的軍演,人家居然一點也不害怕,這對於中國來說,還真是個不小的麻煩。面臨眼前這個“打不行,不打也不行”左右兩難的處境,中國忽然發現了一招妙棋,這就是,邀請緬甸反對黨領導人昂山素季訪華。

綜上所述,作者吳鴻昌的文章點評說,中國政府歷來是以內政決定外交的。比如,在那個鼓吹 意識形態革命的時期,凡是世界各國反政府的組織,幾乎都曾得到中國的讚美和支持。現在,國內維穩壓倒一切,所以,各國反政府的勢力都不再受歡迎。那種意氣用事的外交,最經典的例子便是,當年東巴基斯坦的分裂事件。中國政府曾經蔑稱東巴基斯坦獨立運動為“叛匪”,似乎東巴基斯坦只是中國的一個省而已 。

後來,木已成舟,北京又不得不改口稱,對孟加拉獨立運動領導人拉赫曼“沒有成見”。孟加拉國現在是中國軍火的頭號買家,當年的“叛匪”早已成為貴賓。歷史就是如此滑稽。昂山素季女士現在是緬甸政府的反對派,此前很長一個時期,她一直是緬甸軍政府的敵對勢力頭目。從穩定壓倒一切的角度來說,邀請她訪華似乎有些不妥。不過,緬甸軍政府能不能萬壽無疆,這很難說。

昂山素季會不會有朝一日登上緬甸政治舞台的中心?這也是不得不考慮的事情。打一點提前量,爭取外交主動,這才是順應世界民主潮流的明智之舉。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