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香港

政改方案遭否決後香港何去何從?

香港立法會表決2017年選舉特首政改方案被28票反對,8票支持否決之後,香港政局與未來政治前途都進入不甚明了的微妙階段。有70個議員的香港立法會只有8票支持中央政府堅決推行的政改方案,結果讓北京震怒,中國官方對香港民主派口誅筆伐。

政改方案遭否決後香港何去何從? 圖為香港特首梁振英
政改方案遭否決後香港何去何從? 圖為香港特首梁振英 路透社照片/Bobby Yip
廣告

紐約時報報導指出,否決政改方案,北京政府絕沒有任何妥協,將使香港政治前景不明。該報指出,香港近二十年裡,他們一直通過暗中談判和公開抗議,請求和呼籲北京方面允許由民眾選舉產生香港領導人。但星期四,在一場戲劇性的投票中,這裡的親民主議員否決了一項議案。該議案本可能是他們達成這一目標的最後良機。結果是在圍繞香港未來展開的鬥爭中,重新畫出了一條戰線,並且可能讓這座城市的政局進入了一個更為動蕩的時期。

遭到否決的議案,允許民眾在2017年從兩三名候選人中選舉產生香港的下一任行政長官。但候選人需要得到一個委員會的提名,而掌控該委員會的是執政的中國共產黨。

但在由70人組成的香港立法會,該議案只獲得了八張贊成票。這一轉折突顯了,這個自由放任的前英國殖民地,在1997年接受北京的威權政府統治以來尷尬的政治局面。中國領導層在立法會的盟友也在最後一刻犯了一個錯誤。

立法會的泛民主派陣營一致投票反對該方案,稱候選人要先經過北京篩選,才能出現在選票上,這歪曲了普選的原則,彷彿是前蘇聯等列寧主義國家,或眼下中國其他地區舉行的毫無意義的選舉。

立法會中支持北京的建制派稱,有一些進步總比完全沒有好,並表示香港應該抓住歷史機遇,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治下唯一的,允許以一人一票的方式選舉領導人的城市。

無論如何,該法案被否決都是確定無疑的,因為它需要得到立法會至少三分之二的議員贊成才能得到通過,而28名議員投了反對票。其中27人來自泛民主派。

紐約時報說,周四,18歲的學生領袖黃之鋒在立法會外表示,該方案被否決沒什麼值得慶祝的。他說,“我們擊敗了一個虛假的選舉方案,但要想獲得想要的選舉,我們還得變守為攻。”

本台在香港特約記者甄樹基報導指出,香港建制派議員18日在立法會表決政改方案時搞離場小動作,但卻弄巧反拙,導致只有8票支持中央和特區政府苦心策畫20個月的2017年特首選舉方案,香港多家傳媒引述消息人士稱,北京對這個極為難看的結果大表震怒,傳有人需要為此而負責,而涉及個中原委的陰謀論,更是傳聞四起。

儘管建制派多方解釋卻並未廓清所有的疑團,多家媒體都各自報導多個陰謀論,有說是建制派內部本來就呈現不和,也有人指出事件涉及更高層次的權力鬥爭,矛頭甚至指向習近平與江派的兩相傾軋。

蘋果日報和其他多家媒體則認為“8票撐政改”的鬧劇,歸咎於多個陰謀論,當中包括習、江之鬥,習將憑此而清除港澳系統的江派人馬,甚至還可能波及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此外,焦點亦放在建制派內工商界的面和心不和,特別是林健鋒與田北俊之間的芥蒂,造成了林健鋒發號施令集體離場,但田北俊及他的自由黨黨員紋風不動繼續投票的怪現象。

未獲特區政府延續播放牌照的香港亞洲電視,其大股東兼北京市政協委員王征在政改表決之後,在其個人社交網站帖文,指特首梁振英和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應該就只有8票支持政改一事辭職謝罪。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