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社會

只為“投習所好”中超16球隊11虧本恐難持續發展

中國主席習近平喜愛足球運動,人所共知,為實踐他的中國足球夢,中國近年銳意改革足球體制,大商賈“投習所好”揮金如土投資中超足球隊,球員身價颷升,球會亦越來越商業化,去年中超入場人次達460萬,亞洲第一。但根據香港NOW電視《新聞極客》的調查報導,現時中超16支球會,有11支虧蝕,幕後老闆全部都是地產商,他們願意做蝕本生意的動機頗堪玩味。

中國推出足球發展戰略規畫要求成為世界足球強國
中國推出足球發展戰略規畫要求成為世界足球強國 網絡照片 DR
廣告

中超球市人氣熱爆,就以不久前北京國安對上海申花的京滬大戰,雙方球迷逼爆北京工人體育場。中國足協指去年中超入場觀眾有455多萬人次,場均是1萬9千人,排在亞洲第一。

根據報導,球市叫座,球員身價也飆升。去年《中超商業價值報告》指,16支球隊球員工資近18億(人民幣,下同),連續四年升幅超過兩成。國腳於大寶去年加盟北京國安,轉會費據報高達3000萬,年薪約300萬,他承認身價高,壓力也不少。

中超生意越做越大,正版球衣、圍巾、手機套、官方雜誌等各種球迷商品都有推出發售。不過,每當有中超球賽,比賽前數小時都會有人在球場外賣冒牌球衣、圍巾等產品,由於冒牌貨太多,官方球迷商品的收入並不可觀 ,去年只有2000萬。

報導指,球巿看似十分熾熱,但原來大部分球隊都不賺錢。中超商業報告顯示,去年球會總收入超過20億主要來自廣告贊助,占近四成,轉會收入佔一成,6%是來自門票收入。16支球會中,包括北京國安在內的11支球會都虧本,為了應付巨額職球員工資,總共還要倒蝕2億2千萬。

看看球隊的背景,16支球隊的幕後老闆全部都涉足地產,石家莊永昌是升班馬,三年前由地產商收購。曾入選國家隊的李霄鵬表示,就算球隊投資越來越瘋狂,現在兩億的資金只可擔保不降級。

報導指,商業化球會的背後,更多的可能是政治計算,能否持續發展令人質疑,這點亦是真正熱愛足球的球迷所擔憂的。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