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政治

審計署公布國家電網年度審計報告

昨天,中國國家審計署公布了2014年對國家電網公司(以下簡稱國網公司)2013年度財務收支審計報告,審計結果稱,國網公司較好地履行了社會責任,但在經營業績、發展潛力、廉潔從業等方面存在一些違規問題。

審計結果稱國網公司存在一些違規問題
審計結果稱國網公司存在一些違規問題 網絡圖片
廣告

此次審計重點是國網公司總部及江蘇省電力公司(以下簡稱江蘇電力)、河南省電力公司(以下簡稱河南電力)、國網英大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大集團)和國網國際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際公司)等16家二級單位。

審計結果顯示,國家電網違規將教育科研設計用地用於商業開發。2012年,下屬華北電網有限公司以建設“智能電網科技研發交流中心”的名義,向有關部門申報項目用地規畫,並於當年獲批。

在此之前,國網公司決定由下屬魯能集團有限公司和華北電網有限公司在該項目用地上,聯合開發集高檔酒店、酒店式公寓、寫字樓、商業、會展於一體的大型城市綜合體,計畫總投資70億元,建築面積51.07萬平方米。截至2014年2月,該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2.88億元。

其次,國家電網違規建設樓堂館所。2009年4月,國網公司批准建設華北電網有限公司高級研究院(實為建設國家電網管理學院)。2009年至2013年,有關部門批覆一至三期總用地規模18.99萬平方米,其中教育科研設計用地17.46萬平方米。

2013年9月,在中央政府要求停止以“學院”、“中心”等名義新建具有住宿、會議、餐飲等接待功能的設施或場所後,國網公司仍批准三期工程立項,投資估算6.94億元,主要建設綜合性多功能廳、學員公寓、員工後勤樓等,截至2014年6月,已支付設計、征地拆遷等費用2755.83萬元。

此外,審計署稱,國家電網“未嚴格執行國務院電力體制改革政策”。

2002年出台的電力體制改革方案“5號文”及後續一些文件要求電網公司嚴格執行廠網分開和主輔分離,清理下屬三產企業。此後電網公司的三產多經企業很多已被剝離,但從此次對國網的審計來看,仍有隱性職工持股的情況存在。

審計署稱,截至2013年底,國網公司已投運和在建的抽水蓄能電廠23家、裝機容量1637萬千瓦;已投運和在建的非抽水蓄能電廠96家、裝機容量1420.16萬千瓦;未及時處置發電資產的做法與“實行廠網分開”的要求不符。

2010年,國網下屬北京市電力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電力)未經國網公司審批,與有關單位簽訂50年土地承包合同,承包3182.82畝土地,主要建設“智能電網研究示範項目和葡萄園區”。2010年至2011年,北京電力支付地上附着物補償費、土地租賃費、諮詢費等3.08億元。

根據財新網的報道,類似以智能電網研發公司為名搞房地產開發業務的情況,在國網內部並非孤例。

馮軍自2011年擔任上海電力公司總經理後,推動了華東電網舊辦公樓和上海電力大樓的轉讓,並同意將上海電力三產公司在陸家嘴投資的時代金融中心股權無償畫轉給國家電網,後被國網轉至英大投資公司。

這兩棟大樓都處於上海黃金地段,但整樁交易未考慮同期地產升值因素,引起上海電力員工不滿。2014年10月,上海市電力公司總經理馮軍被有關部門調查。

2013年華東電網搬入浦東的新辦公大樓之後,其舊辦公樓  總共24層的南京東路201號樓是上海90年代初外灘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被改造成高端酒店,引進萬豪集團旗下的豪華酒店品牌Edition。

該樓新主人是國家電網(上海)智能電網研發投資有限公司。

這個冠以智能電網之名的公司除了做智能電網技術研發和投資,主要投資房地產酒店等,其股東是上海電力和國網旗下的魯能集團,山東魯能集團有限公司出資9億元佔60%,上海市電力公司出資6億元佔40%。

魯能集團原為國網下屬山東電力旗下的職工持股公司,在2002年電力改革後資產迅速膨脹,2006年其私有化被曝光後交易在國資委要求下撤回。山東電力收回魯能後,國網將其變為直屬子公司,並將公司房地產業務向魯能集中。英大控股則是國網旗下的金融平台。

財新網引述電監會監管報告顯示,各地原屬電網的三產公司與電網脫鉤後仍與電網發生大量關聯交易,“三指定”現象非常普遍,所謂“三指定”主要指電網公司借壟斷之便,強行要求電力用戶在做工程時使用指定公司的產品和服務。

以上海電力下屬的上海恆能企業發展集團為例,他雖然號稱集體企業,高層人事任命、資產管理仍然留在上海電力公司,主要業務包括電網設計、監理、物資和施工總包。據內部人士透露,上海一年電網主業、用戶工程投資約200億元,將近一半由恆能旗下的四大公司獲得,高度集中且工程利潤率高。

此前的6月中旬,中央巡視組剛剛結束了對國網公司的巡視並發布了巡視報告,報告稱,指出國網公司內部存在任人唯親、搞“小圈子”、突擊提拔幹部等問題,對領導幹部監管較軟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審計署報告稱,2010年至2013年,下屬英大傳媒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對上海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等3家媒體企業進行股權投資,投資總額為2.95億元,其中2013年2.5億元。審計署稱“上述非主業投資未報經國資委審核。”

業界傳聞稱,這三家媒體包括了第一財經、二十一世紀網和財經雜誌,其目的可能在於以此控制財經媒體對國家電網的負面調查報道。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