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萬里已逝 網上追思不絕

一位中共元老逝世,還能引起不少網友悼念的,萬里是其中一位。萬里是網友眼中“體制內的好人”。他不只是八十年代初激活中國農村的先鋒,因此與趙紫陽同獲“要吃糧,找紫陽,要吃米,找萬里”的聲望;他當年主張政治改革的言論,今天也被許多網友挑出來重讀、比照當下。其中尤以“不講民主與法制的社會不是文明的社會,也不會是安定的社會”一句引證最多。

圖為萬里在1988年全國人大做報告
圖為萬里在1988年全國人大做報告 DR
廣告

 一位網友說:“比照萬里八十年代言論主張,中國離文明社會尚遠”。法國塞爾奇.蓬多瓦茲大學副教授張倫認為:“萬里去世,改革者的一代走進歷史,中國會再有改革者嗎,哀悼。”從眾多的言論看出,那時候說的話,今天居然成了禁忌。

文革後期的中國極其貧困,農村更是破爛不堪,農民被綁在“集體化”的戰車上無所適從。一個趙紫陽,一個萬里,一個在四川,一個在安徽,敢於衝破毛時代僵化的體制,順應農民心聲,發動農村改革,激活了農民的積極性。在中國農村遂有廣泛傳頌的民謠:“要吃糧,找紫陽,要吃米,找萬里”。農村改革為中國80年代的經濟改革鋪平了道路。

萬里被視為是趙紫陽親密的政治盟友。1986年2月,萬里在一次講話中指出: “不講民主與法制的社會不是文明的社會,也不會是安定的社會”。“非常明顯,缺乏民主與法制,往往和愚昧落後連在一起”。同年,他在黨內公開倡導決策民主化和科學化。他說:“我國政治體制上的一個重要弊端,就是領導權力過分集中,決策制度不健全。因此,政治體制改革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民主,真正實現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

這些話,今天在不少中國網站上被廣泛引用,同時引用許多的還有“領導人要尊重人們充分發表意見的民主權利,不要害怕別人講不同意見的話,甚至講反對自己的話。過去說,“言者無罪聞者足戒”。這是正確的,但還有點消極。積極的說法應該是:“言者有功,聞者受益”。“如果在人民內部政治問題不能爭論,只能領導人獨鳴,又怎能談得上什麼‘高度民主‘呢?”“我們應該廣開言路,破除言禁,把憲法規定的言論自由切實付諸實行”。

有網民說,“看看萬里,想想如今,今天在位的提起民主兩字就哆嗦,說起維權就恨恨。越是維穩,越不穩。防民之口,難於防川”。

張倫認為:“從民間汲取改革的動力和創意,相信民間,與民間良性互動,藉以消滅反改革的阻力,以民族的未來和民族的利益為改革的根本歸屬,這些或許都是我們今天在萬里先生去世時所最應記取的。”

網友 表示,萬里“是一位好人,也是一位清醒開明的政治家。他與胡趙習等共同開創那段最好的時代,應當永遠被歷史銘記”。

還有一位網友說:“老人家高風亮節,人民永遠記得你!有的人,人民不願他走,有的人,人民想他早早離去,天地之間有桿秤。”

當然,也有網友對曾經發生的一段歷史表示遺憾,這位叫實話實說的網友問道:萬里“從加拿大回來如果還堅持他原來的觀點和說法,現在會是怎樣?”三下江南說:“那一年加拿大訪問談話,回到上海不能進京。”

這裡影射的是八九六四,當時萬里擔任全國人大委員長,由於其開明敢言的形象,加之與趙紫陽關係親密,民間多認為他傾向於學生和支持政治改革,八九學潮高峰期間,天安門廣場絕食學生呼籲出訪北美的萬里提前回國,召開人大緊急會議罷免李鵬。學生們寄望過高?萬里回國後未能直接回到北京,而由江澤民在上海接機。身不由己?當時的中共總書記趙紫陽已失去自由,委員長萬里奈何?萬里明確表態支持鄧小平鎮壓後才得以回到北京。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