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中國/台灣/社會

左報雷人社論:電話騙案是雨傘運動惡果

儘管警方以及中聯辦本身都已經承認,近月來越形猖獗的電話騙案,犯罪集團屬於多個國際集團,騙子的戶口三分之二來自北京,而犯罪源頭則由台灣人引入大陸,但親北京的大公報卻發表社論,將騙子橫行歸咎與去年的雨傘運動。

香港  2014年12月12日
香港 2014年12月12日 路透社照片/Athit Perawongmetha
廣告

該報社論指出,不少人認為,電話騙案嘅受害人都系“心有鬼”先中招,但根據警方日前公布嘅數字顯示,家庭主婦及學生占近四成,但他們“心有鬼”的可能性甚低。與此同時,雖然警方及各界都大力宣傳反電話騙案,但依然無法提醒受害人,騙案成功率依然高達47%。

社論認為,電話騙案已經唔能夠用“心有鬼”來解釋,其實仲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社會因素,就是社會大眾的守法觀念同市民對法治的信心已開始動搖,社論認為“法治基石的權威性已開始亮起紅燈”。因此,受害人一接到電話時,都不會懷疑是電話騙案,但會認為“不怕一萬、最怕萬一”,給錢息事寧人。社論總結稱“抗中亂港惡行的後果已開始日漸深刻顯露,情況是令人憤慨和深以為憂的”。

但該報社論沒有解釋,為何騙子大多都以中聯辦或大陸官員的名義行騙,而受騙市民豈非認為破壞法治的人就是中聯辦或大陸的官員?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