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央行再使雙降舉措以安撫市場

發表時間:

周三,法國各大報紙首頁關注焦點主要集中在國內安全與經濟事物兩大方面。基於近日歐洲面臨大批來自中東戰亂國家特別是敘利亞難民闖關的危機不斷升高之際,各大報在文化版面皆以極大篇幅來報道摘下今年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由法國著名導演賈克•歐迪亞執導的《流浪的迪潘》今天在全法上映的消息,評述這部以非法移民為主軸的影片甚至上了法共《人道報》的頭版。

廣告

與中國相關的報道,即中國經濟疲軟跡象明顯和最新一輪的股災導致全球股市“黑色星期一”的後續分析,同樣也佔據法國各大報紙的重要位置。

《費加羅報》的分析文章說,歐洲股市歷經“黑色星期一”後,周二甩開恐慌開始反撲,午後第二節時,傳來中國央行再度降息降準的利好消息,強勁回升,巴黎股市收盤大漲4.14%;法蘭克福股市上揚4.97%;倫敦股市上升3.09%;米蘭股市的漲幅更高達6%。就連近日來扮演避險貨幣的歐元也開始走跌。不過,美股的表現就沒那麼亮眼了,並未全面開出綠燈,美國投資人似乎仍對中國經濟前景保持謹慎態度。

該報分析續稱,昨天,中國央行突然採取雙降措施,這是過去一年來的第五次。換句話說,從今天起,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另外從9月6日起,降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而降息可先為市場起到安撫民心的作用,降准亦替中國各大銀行提供企業融資的條件。法國Natixis經濟研究員法蘭克-尼古拉對此表示說,中國央行即時出手,顯示出北京政府繼續力保經濟穩定防止硬着陸風險發生的決心。

再來看看經濟型報紙《回聲報》如何分析同一主題… 該報指出,八月中旬,中國央行也是毫無預警地讓人民幣貶值,當時的說法是此舉主要為了加速中國貨幣市場化與國際化的進程,不僅僅是為了救市,因為中國央行後來對救市採取了購買國債與暫停某些公司上市等更直接的金融手段。

報道引述彭博社看法繼續寫道,這一次,中國央行並沒有直接進場干預,可能是因為評估此種做法的成本過高及效果有限,對實體經濟也沒能產生多大的好處。報道還稱,北京領導人目前對股災並非視而不見,但或許傾向等待市場自行調節一番。同時,也不要忘了,中國外彙儲備全球第一高達4萬億美元,萬一要對市場緊急注資隨時可以。但,降息降准這種央行的金融工具,對刺激中國經濟才能產生長期影響,不得不使。

在《回聲報》上,還有一篇關注中國工業產能過剩的報道。報道稱,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們面臨一個問題,而這個問題就隱藏在中國的汽車、橋樑和摩天大樓等基礎建設所使用的鋼材中。

過去十年,中國積累的鋼材超過全球任何一個經濟體。由於鋼材可以被回收再利用,中國的鋼鐵企業可能會越來越多地利用廢鋼,而不是從必和必拓、力拓和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 PLC)等鐵礦石生產商手中採購鐵礦石。周二,全球最大的礦企必和必拓將長期中國鋼鐵需求峰值預期從10億-11億噸下調至9.35億-9.85億噸。中國目前的鋼鐵年產量約8億噸。

歷史性的鋼材過剩以及圍繞中國經濟前景的擔憂對鐵礦石價格造成衝擊,其價格已經從2011年時的190美元/噸下跌至50美元/噸左右,令全球大型礦商的利潤和股價受到雙重擠壓。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