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觀察中國

北京大閱兵是俄羅斯紅場閱兵的翻版

發表時間:

9月3日北京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舉行天安門大閱兵,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今天的觀察中國要向大家介紹有關北京大閱兵的分析評論。

中南海
中南海 DR
廣告

美國中文《世界日報》的社論稱:“今年5月俄羅斯舉行類似主題的閱兵,由於西方國家一致杯葛,美、英、法三國領導人無一捧場,二戰戰敗國德、義、日領導人也不見蹤影,各大國中最後只有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出席,莫斯科十分尷尬。中國自恃不像俄羅斯孤立,與各西方大國經濟關係緊密,自信這些大國不致像對待俄羅斯總統普亭那樣絕情;北京也渴望利用政治象徵意義高的大閱兵,確立中國的國際地位。然而,國際政治現實可能漸漸讓北京明白,美歐仍控制國際事務話語權,有時雖已成事不足,但敗事卻綽綽有餘。”“由於北京強調中國人民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的突出貢獻,強調天安門閱兵是世界紀念二戰勝利70周年的一部分。”“但各主要國家最後若只是派離任領導人、皇室成員、國際組織負責人或駐中國大使代表出席,則閱兵活動表面輝煌,實際上將是外交的挫折,成為俄羅斯紅場閱兵的翻版。”

北京《環球時報》的社論稱:“中國顯然不是這個世界上在任何時候都能一呼百應的國家,中國的號召力沒那麼強,對此我們清楚。如果中國做的事情美國不贊成或者抱以冷淡態度,就會有些額外阻力和麻煩,對此中國尤其是清醒的。然而在中國認為應當做的事情上,我們可以不那麼顧忌華盛頓怎麼想,以及它最鐵桿的盟友日本等怎麼看,我們能夠把事情辦成,大體達到自己期待的效果,中國人的這份自信逐漸變得堅實。”“美國這次的表現不夠大氣,但對美國多疑、小心的樣子,中國也能給予包容。重要的是,70周年是中國的勝利紀念日,我們此時的心情積極向上,記起的都是美國當年幫助中國抗戰所做的那些好事,想到的是飛虎隊的傳奇故事。對於那些美國英雄的後代們‘一時想不開’,我們願意一笑讓它過去。”

台灣《聯合報》的社論稱:“在馬總統呼籲‘不宜參加’的告誡下,連戰仍然執意赴北京參加中共舉辦的抗戰紀念活動;同樣的,韓國總統樸槿惠也不顧美國的‘道德勸說’,決定出席大陸舉辦的紀念抗戰勝利閱兵大典。所不同的是,台灣關心的是‘抗戰勝利’的歷史話語權,而美國關注的是‘大閱兵’的倒戈效應。‘抗戰勝利’紀念活動,是中共改變國共抗日歷史詮釋權的重要手段;而舉辦‘大閱兵’,則是中國大陸企圖擺脫過去被侵略的屈辱歷史,證明自己儼已成為世界軍事強權的圖騰。無論如何,要不要參加北京的九三大閱兵,在兩岸和國際上都成為爭議話題:在台灣內部,則變成誰是抗戰‘中流砥柱’的角色爭辯;在國際戰略運用,則成為各國爭相選邊站、合縱連橫的角力場域。一場對日抗戰的紀念活動,在‘大閱兵’號角的催化下,竟成為眾家的各自表述。”

台灣《中國時報》的社論稱:“回顧來看,早在十年前中共當局‘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時,當時的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就曾經指出,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分別領導抗日軍隊,各自擔負起正面戰場與敵後戰場的任務,共同對日抗戰;胡錦濤主席當時大氣承認了‘以國民黨軍隊為主體的正面戰場,組織了一系列大仗,特別是全國抗戰初期的淞滬、忻口、徐州、武漢等戰役,給日軍以沉重打擊。’如果十年前中共當局已經願意承認國民黨軍隊在抗日戰爭中的貢獻,則十年後的今日,在累積了更多的進步與自信之後,在習近平主席接連宣布了‘一帶一路’與‘亞投行’等世界性的重大戰略布局之後,中共當局絕對沒有理由在中國人民抗日史實上倒退,而是應該進一步承認在其建政之前,確實是中華民國政府領導了抗日戰爭。回歸史實,一定有助於彼此在紀念抗戰時真正感受到兩岸一家親的氛圍。”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