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二十國財長峰會聚焦中國

發表時間:

中國是9月4日與5日兩天在土耳其召開的二十國財長峰會的討論焦點,雖然這一焦點議題並沒有被正式列入公開的會議日程表,但是,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參加會議的多個國家的代表都向媒體表示中國經濟是會議討論的重點,法國外交官向媒體解釋說,之所以沒有被正式列入公開的儀式日程,是因為二十國會議一向避免將矛頭對準某一個國家。

生態、健康與科技
生態、健康與科技 © 網絡圖片
廣告

中國股市自今年六月中旬突然狂瀉之後至今似乎依然一發不可收拾,而近期公布的有關中國經濟的統計數字尤其是本周二公布的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的再度下跌顯示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難以達標將很可能成為事實。對此,今年參加會議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幹事拉加德已經提出警告今年全球的經濟增長很可能低於3.3%的預估,因為除了中國之外,俄羅斯、巴西等其他金磚國家的經濟增速也不斷放緩。

除了經濟增速放緩之外,中國政府近期大量拋售美國國債尤其是上個月中旬突然單方面決定將人民幣大幅貶值,引發國際金融界的擔憂。
中國央行8月11日宣布人民幣中間價改革,使人民幣貶值近2%,這是人民幣最近二十多年來最大的彙率波動幅度。震撼全球金融市場,引發貨幣戰疑慮。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場都受到衝擊,許多交易員擔心,中國啟動了一波危險的大幅貶值的行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甚至推遲了將人民幣列入一攬子享有特別提款權貨幣的日程。當然,除了人民幣彙率動蕩之外,中國經濟的其他令人擔憂的現象也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做出上述決定的考慮因素。

不過,紐約時報的評論文章卻指出,人民幣貶值這是中國向長遠的轉型過程中邁出的一小步,紐約時報認為,同美國輿論多年來所堅信的觀點完全相反,人民幣事實上並沒有被低估,而是被高估了,該文認為人民幣貶值的幅度之所以沒有更大,是因為中國官方採取了限制。過去一段時間內,官方一直在抵禦市場的浪潮,避免讓人民幣彙率的下跌更為劇烈。認為這次北京當局允許人民幣大幅度貶值是人民幣向市場化邁出了一步。
當然,紐約時報的觀點看來也只是一家之言,縱觀路透社以及彭博通訊社等其他媒體的分析,人民幣貶值的原因似乎與中國資本大量外流有關。華爾街日報引述摩根大通銀行最新的統計數字,在剛剛過去的15個月中,中國資本外流的總數達到5200億美元,可以想象,巨額資金的外流必定引發中國當局的恐慌。專家分析說,中國官方最近大量拋售美國以及其他國家的國債以及貶低人民幣的幣值都是為了緩解資金外流所帶來的衝擊。

法國興業銀行的中國經濟師姚煒就預測說,中國政府將一方面允許人民幣的有序貶值,另一方面對資本流出設置更多限制。她說,根據IMF的標準,中國可以消耗大約9000億美元也就是相當於目前中國外彙儲備的四分之一用來進行外彙干預。她認為,為了減輕拋售外儲來抵消資本外流的壓力,中國央行很有可能在不久 實施資本管制。

人民幣是否將繼續大幅度貶值引發國際金融界的高度關注。台灣媒體引述中國高層消息人士透露說,今年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彙率將從目前的6.3元兌換一美元跌至七元,而且明年則有可能下跌至八元。而且,倘若中國經濟前景繼續不佳,外界質疑人民幣與美元的彙率未來是否能夠保持在八元。

人民幣的大幅貶值引發對全球貨幣戰爭的擔憂。人民幣貶值後,依賴出口的亞洲國家也都紛紛將其貨幣貶值,觀察家擔心或將引發新一輪的亞洲金融危機。

而且,除了亞洲之外,歐美國家也紛紛出台對策,中國大量拋售的外彙儲備中也包括歐元,這就使歐元同美元的市場價格一同下跌,由於美元下跌的幅度高於歐元,歐元對美元的彙率也略微上升,歐洲央行近日宣布將提前收購歐元區國家的債務以此壓低歐元的彙率。回聲報評論說,就目前而言,中國央行應該說幫助了歐元來維持低彙率。

而美聯儲則對中國的金融政策頗有微詞,美聯儲高官呼籲中方在作出重大決策時向金融市場通報其目的以及行為,美聯儲原本在本月提高利率的計畫看來也將被推遲,美方擔心美國經濟是否能夠承受中國金融市場的波動。

希望國際金融市場有更多的協調以及溝通這也是本次二十國財長會議的主要目的之一。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