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使日本經濟變得脆弱

發表時間:

歐洲面對的自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移民危機仍然是9月7日法國各全國性大報最為關注的話題。中國經濟形勢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仍然吸引法國媒體的關注。《費加羅報》在經濟副刊,分別報道了日本和泰國受到的影響。

廣告

《費加羅報》在頭版頭條凸出報道的是法國面對移民危機,開始調整打擊激進團體伊斯蘭國的戰略。該報社評文章肯定這一戰略調整,但強調打擊伊斯蘭國的國際聯盟也需要因此做出相應調整,應當重新與俄羅斯建立聯繫,共同打擊真正的敵人 伊斯蘭國。《世界報》在頭版側重報道歐盟希望法國接待2萬4千難民的提議;《解放報》和財經報刊《回聲報》重點報道了歐洲社會面對難民危機的行動,《解放報》報道眾多法國城市接待難民的措施,《回聲報》則整體報道歐洲各國開始積極行動;《十字架報》凸出難民危機背後的敘利亞危機難題,頭版社評文章指出,即使法國追隨美國,調整戰略,也不能幻想伊斯蘭國武裝會迅速潰敗,解決敘利亞危機以及與此相關的難民危機的唯一辦法還是外交,但談判不僅要聯合伊朗和俄羅斯,也要聯合態度曖昧的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法共《人道報》認為,連日來歐洲公民社會的團結互助熱情也許會打破自私的堡壘,但該報社評文章顯然並不贊同法國調整戰略,軍事打擊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武裝,認為正是這樣的瘋狂舉動製造了中東部分地區的悲劇。

《費加羅報》在經濟副刊,分別報道了日本和泰國受到的影響。《費加羅報》駐東京記者指出,儘管安倍晉三以及一些投機者將東京股市大跌歸咎於中國,但實際情況如何呢?根據日本央行的數據,中國在日本金融投資股份中所佔的比例只有2%,因此日本金融不必擔心上海股市崩盤的影響,它擔心的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文章引述瑞士信貸銀行一名日本經濟學者指出,2014年對華貿易占日本出口總額的18%,占日本對外投資的9%,這足以使日本經濟在中國經濟崩盤的情況下受到不可忽視的衝擊。因此,儘管兩國間圍繞歷史問題爭執不休,但日本還是希望中國經濟成功。

文章繼續寫道,對於日本來說,中國生產減緩對日本的影響比消費跌落更大,因為日本品牌產品雖然聲譽很好,但在中國並沒有很大市場,但是中國對日本的依賴性很強,因為所謂“中國製造”產品中,很多工業部件或關鍵性的半成品都來自日本。很多中國工廠運作必須工業產品的關鍵性部件仍然由日本企業家領導的集團生產。瑞士信貸銀行首席經濟師指出,中國尤其是日本化工、紡織、光學儀器和科學儀器製造商的主要市場。根據他的估算,倘若2016年,中國工業生產完全停止增長,日本經濟增長將下降0.4%。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間接影響難以估測,日本企業可能會收益降低,帶動投資下滑;股市下跌,可能使信心受挫,連帶消費疲軟,等等,等等。文章寫道,日本人心理上中國影響之大使得中國經濟形勢惡化形成的心理影響超過貿易往來的影響。文章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會影響日本國內經濟,因為中國遊客雖然只佔日本外國遊客的17%,但中國遊客的消費卻占遊客消費總額的40%。文章的結論就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使得日本經濟變得脆弱。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也讓泰國人臉上失去笑容,這是《費加羅報》泰國特派記者報道文章的標題。文章寫道,儘管北京向軍政權許諾要更多開放中國市場,但今年上半年,泰國對華出口銳減7.6%,泰國對其他國家的出口整體下降只有5.2%。中國甚至不再是泰國最大的出口國,這種局面可能會繼續惡化。對於軍政府總理巴育來說,這種局面不亞於一記耳光,因為巴育原指望與習近平政權的熱絡關係能夠推動多年受政治動蕩影響的泰國經濟。中國總理李克強去年12月在曼谷的一次峰會上曾經承諾,中國市場足以吸納大米或橡膠等泰國的農產品。但事實上,今年6月,泰國對華大米出口下跌6.3%,膠乳出口下跌26.9%,而中國經濟機器減速壓縮中國對原材料的需求,泰國對華石油產品出口下跌22.5%。而泰國經濟70%依賴出口。巴育政府無奈只得召回前他信政府的經濟重臣宋奇,重掌經濟事務。

中俄貿易夥伴關係的美好承諾並未變成經濟現實,這是財經報刊《回聲報》符拉迪沃斯托克特派記者對中俄貿易狀況的評判。文章介紹說,今年上半年,兩國貿易下跌29%,俄羅斯希望雙邊貿易達到每年1千億美元的目標變得更加虛無縹緲。有關央行間人民幣業務的聲明因為缺少需求而沒有具體的落實。新達成的合作計畫止步不前,去年達成的4千億美元巨額天然氣合同中,有關中方預付款項的談判也沒有結束。文章引述一名俄羅斯經濟學者指出,目前,中俄關係的改善還只停留在政治層面。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