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出口猛剎車

發表時間:

今天(9日)法國主要日報頭版頭條關注的焦點:右翼費加羅報條關注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今天周三登基63年又216天,她將是英國在位最長的君主;左翼解放報頭條同樣也關注伊麗莎白二世的在位長久;共產黨報 人道報關注公立學校營私牟利的不公平現象,如:特別功課輔導、校廚開小照等的不公平經費。天主教十字架報關注勞工法改革問題引起的動蕩;經濟 回聲報頭版頭條關注奧朗德對關閉費森南核電廠(FRESSENHEIM)曾經的競選承諾契而不舍。今天有關中國的報導:回聲報報導“中國引渦輪製造商擔憂”;費加羅報報導“中國出口猛剎車”。

廣告

針對今天各報都關注的英國女王登基破紀錄特別日,費加羅報 頭版頭條指出,在今天9月9日下午5時30分,伊麗莎白二世就打破了維多利亞女王的記錄。高齡89歲的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就此打破她的曾曾祖母維多利亞女王的在位63年又216天的紀錄。女王準備低調慶祝。報導說,全世界目前登基時間最長的是泰王普美蓬的69年。
根據英國媒體最新民調顯示,27%的受訪者認為伊麗莎白二世是英國最受歡迎的君主,維多利亞女王僅獲12%的選票,被稱為“童貞女王”的伊麗莎白一世獲得13%的選票。

現年89歲的伊麗莎白二世從來沒有表露出如果健康出現問題將提前退位的打算,但是,50%的受訪者認為,如果她經常患病、無法承擔王室職責或者在公開場合露面。

報導指出,英國女王對於登基破英國王室記錄的慶祝活動將低調進行。相關活動於當天下午4點半開始。上午,伊麗莎白二世將前往蘇格蘭為一條鐵路落成剪綵。晚上,她將與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在愛丁堡共進晚餐。
相較於維多利亞的“入世”,伊麗莎白女王較為低調,除了從不表達個人政治立場,也鮮少在公開場合發表談話,僅主持國會開幕、代表首相發表施政方針宣言;並主持大英國協的會議。儘管如此,她卻是出訪最多的君主,在60多年的執政中,已經走遍132個國家。

伊麗莎白二世1986年第一次訪問中國,她也是第一個訪問中國的英國君主。

中國引渦輪製造商擔憂

今天有關中國的報導,回聲報工業企業板有一篇報導指出“中國引渦輪製造商擔憂”。報導指出,自2011年以來,全球渦輪市場一直很穩定,但也伴隨着混合式能源的演進。

不過幾個月來,這些製造發電用渦輪廠商對於中國市場的放緩感到擔憂。一名業內人士向回聲報說:“中國的經濟跌得鼻青臉腫,對我們也不好。”這直接造成了影響,因為中國是整齊渦輪最大的買家,用在他們的火力發電廠。中國建造火力發電廠的步調很快,這也代表他們發展水力發電的潛在力。

由於混合式能源的發展有利於再生能源的發展,對渦輪製造商有利,對於風能發電的發展同樣也有利。

另外,也有間接的影響,中國已經能自己製作火力發電廠的大部分裝備。中國經濟放緩也影響到此前投資者的所有各方面的“便利”,因為許多國家是看其的價格來決定,是否投資,這就導致今年及未來幾年的投資有風險。特別是一些中東國家,他們目前希望保留石油的開發,而朝向再生能源或核能上投資。連俄羅斯有可能因此受到影響,因為俄羅斯的熱能市場已經有老化現象。

工業家擔憂政府對於他們生產項目的金融支持措施。在美國,通用公司就因出口銀行凍結其出口保險貸款而遭殃。在法國阿爾斯通試圖說服法國政府,不要立刻切斷其在火力發電廠出口的保險貸款機制當中的合格性。

中國出口猛剎車

另外,今天費加羅報企業經濟版也報導“中國出口猛剎車”。報導說,月過一月,中國出口數據的確顯示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再加上天津大爆炸及原材料市場價格大跌的影響。八月份中國的出口,年下降率為百分之5.5。至於進口,更是驚人地縮減了百分之13.8。全球原材料市場的確是罹患重感冒了。

中國外貿的放緩在歐洲可以具體顯現出來,今年上半年,所有中國制的產品下降了百分之11,這是華爾街日報指出的。也就是少了16萬“箱”的貨物。

中國經濟專家BRIAN JACKSON指出 , 令人擔憂的原因是,中國對東盟國家的銷售量八月份減弱。而東盟國家是中國出口的最主要目的地之一,直至不久之前,還呈現出堅固成長的遠景。彙率的上下起伏也解釋了這種現象原因。東南亞國家的幣值跟着貶值,這也導致中國制產品價格上漲。

報導指出,目前,這幾個月的數據讓市場對這現象的擔憂不斷上升。香港的法國外貿銀行--- 那提西銀行( Natixis )的經濟學家賀熱洛HERORO指出,由於內需、工業生產及產能過剩等因素,導致中國出口將繼續下滑。中國GDP創二十五年來的新低,2014年原本預估有百分之7.4成長率,結果只有百分之7.3。他預估,中國2015年GDP會降到百分之7以下,低於習近平所訂定的目標。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