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中國經濟存在硬着陸風險

發表時間:

歷經一個夏季的動蕩後,中國政府試圖安撫市場對中國經濟上氣不接下氣的憂慮。分析家指出,但推出的藥方似乎很難發揮效果。除了政府承諾的經濟改革停滯不前,成長放緩也讓當局的經濟調整是在痛苦中進行。

廣告

僅在六個月之前,中國總理李克強宣布,今年中國GDP成長率約7 %,也就是明顯的放緩,並稱這是一個“新的正常化”成長率現象。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2014年經濟成長下滑到7.3 %,亦即創近二十五年來的新低,接着今年第二季度下滑到7 %。再來是一連串黯淡數據的出現,以及自六月中旬以來中國股市雪崩般劇跌逾30 %。

周日(13日),中國政府公布八月份稍微反彈的數據,工業生產指數年增幅為6.1 %,比七月份高,但明顯比彭博社預期的6.4來得低。

至於零售業方面,家庭消費晴雨表指出,八月份年增率為10.8 %,比七月份(10.5 %)增加。

人民幣的突然貶值,普遍被視為政府企圖刺激出口,因而導致整個市場神經綳得更緊。

但李克強卻在周四大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面對中外企業人士時保證說,情況在政府掌控之下。

他斬釘截鐵地向企業家們說,一旦經濟發出顯示超出合宜範圍的信號時,我們會有適當的反應方式,中國經濟不會出現硬着陸。

法新社指出,當然,北京政府推出了多種刺激經濟措施,但明顯未能成功,特別是也讓其改革的承諾跳票,因中國目前理應更加大市場自由化的力度。

中國的做法是,在今年夏季時,為阻止股市跌跌不休而進行大規模的干預,估計投下了2340億美元購買股票,而且仍舊是采暗中操盤來維持人民幣彙率。

一名獨立評論員章家敦(Gordon Chang)接受法新社採訪時指出,什麼措施都沒用,中國政府目前所能作的是減緩經濟成長下滑速度,但不能扭轉這種趨勢。

他感嘆地說,中國的技術官僚顯得無能及無意識。

操作空間

中國政府在八月份宣布做出十個月以來的第五次下令銀行降低存款準備金,旨在能夠提供更多的市場資金。

中國政府也加強更多公共支出及基礎建設投資,同時還承諾將大範圍降稅。

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張軍(音譯)向法新社說,政府還有操作的空間。
根據某些專家指出,中國經濟“硬着陸”的機會很小,不過,張軍警惕當局說,“風險仍存在。一切在於當局如何使用其資源的方式。”他並主張,再度縮減企業及地方政府債務。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中國大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也就是有還債違約風險)”總是明顯地膨脹,企業遭受經濟不景氣。

澳新銀行分析師劉立崗(音譯)警告說,在此情況下,銀行在貸款給經濟實體時就更加謹慎、冷處理。接着,就可能進入一個慢性的經濟通縮惡性循環。為了微小化這個危機,政府應該採取一些積極政策。

拙劣干預

根據國營的投資銀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指出,中國可以在三年內撥款1.2兆人民幣(摺合約1880億美元)的預算來刺激提振經濟。

這比起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投入的4兆元人民幣提振經濟計畫,可說瞠乎其後。

不過,中國現今為此付出代價:這種巨額資金投入導致公私營企業大批舉債,以及導致房地產市場過熱。

如今,中國政府表示,想要避免重複這種計畫的做法。

中國工業銀行分析師盧正偉評論說,對於中國來說,其最大的風險來自於走上錯誤的經濟政策,這會動搖投資人及消費者信心。他認為,為了獲得市場信心,中國當局應該加強人民幣兌換的改革,應該尊重市場機制,而不要阻礙它。

同樣地,“馬修斯亞洲基金”的策略專家安迪羅斯曼也說,為了支撐股市而進行干預是拙劣做法,既不受歡迎,也徒勞無功。幸好中國領導人現今已明白了這點,我們可以期待他們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