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中美為習奧峰會做最後準備但依然分歧明顯

發表時間:

聽眾朋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美國的國事訪問行程已經正式公布,從在9月22日到9月25日是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首站為西雅圖,將參觀波音和微軟公司。隨後在26日至28日到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中美雙方目前正在為習近平與奧巴馬的高峰會談做最後鋪墊,但有關的分歧依然十分突出,使一些中美關係專家認為習近平的美國之行難以取得成果。

習近平與奧巴馬2012年2月14日會晤時的照片
習近平與奧巴馬2012年2月14日會晤時的照片 路透社
廣告

紐約時報的文章指出,就在習近平抵達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的一周之前,奧巴馬總統公開釋放了制裁的信號:他警告說,他的政府準備對中國採取行動,打擊北京或其代理人開展的網絡攻擊活動。奧巴馬說:“我們準備採取一些措施,向中國表明,這個問題不僅僅讓我們感到略有不滿,它如果得不到解決,美中關係就會遭受巨大影響”,“我希望不必採取那種措施就能解決問題”。

這番話似乎是有意在習近平訪問白宮之前對他施加壓力,讓他同意着手解決美國關切的網絡安全問題。美國官員曾表示,這個議題是兩位首腦會晤時討論的重中之重。奧巴馬說,在下周與習近平的會談中,這個問題“可能會成為最重大的議題之一”。美國試圖警告中國,不會容忍中國近期竊取知識產權、入侵網絡的舉動。迄今為止這樣的警告較為低調,但也日趨激烈。此次公開威脅可能採取制裁,表明美國加大了警告的力度。

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周四上午就亞太區域的海上安全戰略舉行聽證會,儘管美國國防部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部長施大偉和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都強調,美國會持續扮演維持亞太區域和平穩定的堅強力量,但身為參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的共和黨籍參議員麥侃恩質疑,奧巴馬政府在南海與網路駭客方面,缺乏有效策略應對中國。

麥侃恩對習奧會表示擔憂,他說,中國出現許多製造區域麻煩的舉動,都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任後出現的,但美國總統奧巴馬面對這樣的中國領導人卻不夠強勢,未展現美國在這些重大問題上的應對決心。關於南海,施大偉指出,中國依“九段線”聲稱對南海爭議島礁有主權,“在美國看來不符合國際法”、“南海不是中國的”;麥侃恩詢問施大偉,既然如此,美國最近一次航行在應屬國際公海海域是何時?究竟有沒有進入中國聲稱擁有主權的島礁12海里以內?施大偉說, 美國軍艦上一次進入中國聲稱的主權島礁12海里以內是在2012年。美國軍艦最近沒有進入中國在有爭議海域人造島礁的12海里以內,美國飛機也沒有直接飛越這些新造島礁。施大偉說,美軍今年四月巡航南海,展現維持區域航行自由的決心。

在網路駭客議題上,麥侃恩問兩人,美國是否擁有有效的對策應對中國?能不能贏?施大偉回答,他相信美國有能力也會盡所能地與中國競爭,現在談輸贏太早。

北京方面,習近平星期四表示,應當以建設性方式妥善處理中美分歧。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出席第七輪中美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的美方代表時說,中美雙方應該合作和能夠合作的領域將更加廣闊,中美兩國擁有許多重要共同利益,也存在一些分歧。習近平稱,只要雙方從大處著眼,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避免戰略誤解誤判,堅持以建設性方式妥善處理,分歧就可以得到管控,共同利益就可以得到維護。中國將致力於與美方共同努力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

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鄭澤光就習近平訪美行程回答媒體提問時也表示,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會面時,將“直面分歧,坦誠溝通”,積極探討“以建設性方式妥善處理有關問題”,防止中美合作大局受到干擾。另外,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已經於9月16日抵達美國,與美國副總統拜登在洛杉磯進行了會面。楊潔箎表示中國願確保習近平訪美圓滿成功;拜登則稱美國期待奧巴馬與習近平能深入交換意見。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