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美峰會將難繞敏感話題

發表時間:

奧巴馬鋪設紅地毯迎接習近平。這是費加羅報駐京記者巴特利克•聖保羅( Patrick Saint Paul )發表在該報國際版文章的標題,文章指出,在習近平訪問美國期間,中美將對多個雙方意見分歧的議題展開討論。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珊•萊斯(Susan Rice) 在習近平出訪之前就明確地作出了上述表態。這些有分歧的議題包括網絡攻擊、經濟間諜、南中國海主權爭議以及中國的人權問題等。

廣告

文章評論說,中國媒體普遍聚焦習近平首次對美國的國事訪問將享受的高規格接待以及此次訪問將如何促進美中兩大強國進一步發展雙贏關係。而事實上,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此次習奧會上將毫不猶豫地將一些不愉快的話題提上桌面。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時殷紅向記者表示,習近平深信美中之間是一種戰略競爭關係,習奧會因此不可能在戰略層面上取得突破。

在人權問題上,文章指出,自從習近平上台三年以來,北京對異議人士的打壓有增無減。華盛頓多次對北京逮捕拘押學者、記者以及維權律師等事件提出譴責。不過,北京很可能會王顧左右而言他,將氣候變化問題以及北朝鮮等議題推向前台。

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廢氣檢測軟件欺詐事件幾乎佔據了周三法國所有早報的頭版頭條。解放報指出,大眾集團承認使用造假軟件欺騙廢氣檢測部門之後,整個汽車廢氣過濾以及檢測部門都將遭受各國相關機構的調查。費加羅報頭版的醒目標題是:大眾集團墜入地獄,文章指出,大眾集團1100萬輛車都被安裝上了欺詐軟件,在兩天的時間內,大眾集團的股價損失了250億歐元。歐盟將對其境內的柴油車做大規模的檢查。
財經報紙回聲報則指出,繼大眾之後,其他汽車製造商的類似產品也將受到嚴格的檢查。

天主教的十字架報聚焦明年將在法國推行的小學教育改革,改革的重點是突出閱讀與聽寫的重要性。教皇方濟格今天將到訪白宮會見美國總統奧巴馬,十字架報特派華盛頓記者報道說,教皇此行或許能夠促進美國天主教與其他教派之間的融合。

移民與難民,兩者有何區別?

此外,就在全歐洲各界就如何處理敘利亞難民以及究竟是難民還是移民等議題爭論不休時,十字架報還在爭論版刊登了巴黎高等政治學院教授貝爾特朗•巴迪耶(Bertrand Badie)的文章,標題是:移民也好,難民也好,兩者之間有何區別?

作者指出,在貧富懸殊日益加劇,人口流動日益頻繁的今天,再將難民區別於移民,又有何意義?難道說餓死要比被炸彈炸死舒服得多嗎?而全球今天依然有六百萬人每年死於饑餓。如果說,聯合國難民署對難民的身份做出明確的定義並且給予相對應的保障在幾十年前有其必要性的話,在全球化的今天,將政治以及戰爭難民區別於經濟移民則有些落後於時代。因為,今天,經濟移民往往同政治移民相交融,他們所面對的是同樣的絕望。作者認為,國際社會應該調整目前對難民的治理方式。問題的關鍵並不是應該如何接待難民,而是應該如何適應全球化以及貧富懸殊等現象導致人口大規模流動的現實。

今年是法國符號學大師羅蘭•巴爾特 (Roland Barthes)誕生一百周年,法國文藝界最近出版了一系列有關羅蘭•巴爾特的著作,法國文化電視台ARTE周三將播出由巴特過去的一名學生拍攝的紀錄片,影片的品名叫做《語言的劇院》。

法國各大早報都對這部影片以及巴爾特其人做出了介紹,羅蘭•巴爾特既是法國符號學的鼻祖,同是也是一位哲學家、文學評論家、社會學家,他的代表作包括《寫作的零度》(1953),《神話學》以及《S/Z》等等

巴爾特的作品對結構主義、符號學和後結構主義等理論學派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