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社會

屠呦呦獲獎摑反陳文敏派一巴

因為無院士銜頭、無博士學位及無海外留學背景而被戲稱「三無教授」的屠呦呦成為中國首位女諾貝爾獎得獎者,不單令人質疑中國的院士制度究竟是一種榮譽制度抑或為有權有錢者貼金的制度,亦形如給一眾以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沒有博士學位而否決他出任港大副校長的建制派人士摑了一巴掌,輿論所見,建制派在近日陳文敏風波擴大過程中已自我噤聲,傳媒查問也未得回應。

卸任港大法學院院長陳文敏
卸任港大法學院院長陳文敏
廣告

屠呦呦本月5日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成為中國第一女諾獎得主的消息公布後,記者的傳媒朋友群組中傳得最多的信息是沒有博士學位的「三無」屠呦呦獲獎,校委情何以堪!

而在刊登「三無」屠呦呦獲獎的新聞網站上,亦見不少人留言,嘲笑9月底不按慣例接納惟一副校長推薦人選陳文敏的港大校委會,更有網民反諷地說,曾到港大抗議,反對陳文敏任命的人,這下子要到諾貝爾獎委員會抗議了吧!

網民亦因此結合中港兩地情況發揮,Sing Nin Cheung慨嘆:「在中國,『拿了諾貝爾,卻當不了院士』並不出奇,有人(劉曉波)拿了諾貝爾,卻要坐牢。」不少網民更代入「五毛」思維地說,「這是外國勢力亡我之心不死的陰謀!」因為頒獎予「三無」科學家這樣「能力低下」人士,衝擊中國科研的意圖昭然若揭,同胞必須警惕!
「三無」屠呦呦數次提名中國院士而名落孫山1,卻在國際揚威,固然令中國人反思院士制度,連《人民網》亦刊發了題為《屠呦呦為什麼落選院士》的文章,指像屠呦呦這些卓有貢獻人士落選,高官或善於人際關係成為院士的情況並非個別情況,「默默工作、不善交際、敢講真話、貢獻卓著的落選院士,涉嫌造假、擅長公關、有權有錢的卻順利當選、風光無限。兩相比照,向社會傳遞了怎樣的信號?給公眾造成了怎樣的印象?」另外,華大學醫學院常務副院長魯白教授在接受鳳凰網訪問時亦指出,中國的「院士制度目前還不是一個榮譽制度,更是一個利益制度」。

回歸中國十八年的香港,在香港大學副校長一事上,似亦出現同樣苗頭。執業大律師David Tang在網上發表題為《屠呦呦「三無」遭遇 證大陸拍馬屁比實力重要》的文章指出,看看陳文敏事件,再聽聽自噓影響因子比陳文敏高二百倍的李輝副教授的「偉論」,便知道「在中國學術界要爬上去,靠的是多少分實力,多少分拍馬屁了。」他慨嘆:「沒有實力的馬屁精通通上位,有實力的通常有幾分風骨,通通上不了位,這樣的學術界有什麼前途?」

快要八十五歲的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兼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屠呦呦,近年已獲得多個海外科學研究獎項,包括首位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得主,最後再因結合中醫學成功萃取青蒿素,救活數以十萬計瘧疾病患,拿下諾貝爾醫學獎,成為中國第一位華人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人士,亦床為首位亞洲及華人女性諾貝爾自然科學範疇獎項得主。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