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經濟

上海首發電召汽車手機平台牌照預期全國擴展

利用Uber電召汽車手機應用程序的「滴滴快的」正式進駐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為首個在中國內地獲批的電召汽車平台。廣東省有報章社論預期,有點偷偷摸摸的專車在中國合法化,必然會向全國蔓延,認為這是出租車市場化的趨勢。不過,有關應用程序的廣泛推廣在香港則因為有牌照的「的士」(即出租車)反對而受到窒礙。

電召汽車手機應用程序「滴滴快的」正式進駐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電召汽車手機應用程序「滴滴快的」正式進駐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網絡圖片
廣告

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孫建平昨(8日)在論壇上宣布,已向中國內地電召汽車平台巨頭「滴滴快的」發出第一張《上海市出租汽車經營資格證書》,經營約租車(即電召汽車)網絡平台,成為首個獲批牌照的內地電召汽車平台,日後須受規管,保障乘客權益。

「滴滴快的」亦表示,將統一購買營運性的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和第三方承運人責任保險,保額達到600萬元人民幣(下同,摺合約84萬歐元)。

與「滴滴快的」在中國市場爭持激烈的Uber(內地譯「優步」亦表示,會申請電召汽車平台牌照,而以21億元在中國成立的「上海霧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日後投資額會增至63億元。

面對上海發出首張電召汽車手機平台牌照,廣東省傳媒更有期待。以廣東省為據地的《南方都市報》今(9日)天發表題為「專車合法化是出租車市場化的大勢所趨」的社論,指互聯網打車平台的專車整合了各類車的資源,效率得以提高,社會出行成本亦有所減少,有利市民,預期這種新的商業模式會成為出租車市場的主流模式,傳統出租車一味抵制互聯網打車平台,將於事無補,呼籲他們儘快加入新行列。

至於互聯網打車平台現時未臻完善的地方,社論認為,一個開放平台的規則將會繼續完善。而隨着市場開放帶來的競爭,合法的專車牌照將會繼續發出,從上海向全國蔓延,因為這是市場化的大勢所趨。

不過,利用法例灰色地帶進駐香港的士服務市場一年的Uber,似乎受到香港的嚴格規管窒礙,8月中時曾被警方以「放蛇」方式,偽裝為乘客用手機預約專車,當場將司機拘捕,事後再到Uber的辦公室搜查,帶走一批電腦和文件,並拘捕了三名職員。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