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華世界

台灣在中日高鐵國際競逐扮關鍵角色

發表時間:

世界經濟第二大國--- 中國最近與日本角逐競標印度尼西亞高鐵工程獲勝,日本9月29日已宣布對於印尼選擇中國替該國打造高鐵的決定感到遺憾。但同時台灣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也指出,日本聯合台灣進軍國際高鐵市場。本次本台(法廣)中華世界邀請台灣環球經濟社林建三社長為大家點評分析。  

廣告

本次習近平訪美,除了奧習會,中美也有成立高鐵合資公司,中國鐵路總公司透露,六家中國企業組成的中方聯合體已經在美國註冊成立中國鐵路國際(美國)有限公司。另據日媒指出,日本鐵路公司在美國與中國競標鐵路也吃敗仗。現今,日本擔心一連串失敗的骨牌效應,恐怕長期努力爭取從洛杉磯至舊金山的高鐵線訂單可能也將敗給中國。

不過29日當天,同時也有台灣總統馬英九向歐洲議會議員透露,台灣高鐵將進行跨國合作,與日本合作競標東盟高鐵市場工程。根據台灣媒體,現今已有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紛紛組團前往台灣,取經高鐵建設經驗。在台灣與日本合作後,今後國際高鐵市場,是否將形成“日台聯盟”對抗中國。本次本台(法廣)中華世界邀請台灣環球經濟社林建三社長為大家點評分析。

法廣:印度尼西亞可說受到日本對外援助資金最巨額度國家,而且日本的科技可說世界頂強級,為何此次日本會輸給中國?又為何印尼此次似乎可以不顧日本長期提供資金的恩惠國情誼,反倒選中中國替它建設高鐵呢?

林建三:其實,高鐵市場的競爭並不限於東南亞地區,實際上從2013年,或更早時,2010年,對北美地區主要國家的高鐵計畫,日本就與中國有很激烈的競爭,甚至都出動到了國家元首來做說客。像日本為了爭取加利福尼亞州的高鐵,安倍晉三親自跑到華盛頓去做說客。當然,這個中國在高鐵的競爭上,例如在北美地區,主要是在兩個點上取得了這方面的勝利,第一,因價格是平價,第二因興建時間比日本的方案更短;同樣地,在東南亞地區也是如此。所以,印尼決定採用高鐵時,印尼總統佐科的特使周二訪問東京時正式告知了日本首相的幕僚長說,印尼從資金成本及興建期的長短,以及高鐵的速度等幾個角度去考量, 可能已經初步決定採用中國的高鐵。至於品質的問題,至少在日本營運的五十年,他們在高鐵上,還是遭遇到若乾的問題, 還是不斷有系統銜接誤差的出現。但是中國從90年代開始,最早從法國引進,然後開始發展後,在速度上或安全上,到目前為止,都是記錄良好。

但過去,日本曾為此事提出抗爭,指責中國大陸高鐵技術完全是抄襲日本的,偷竊日本的技術,有何好之說。不過,在中國方面,也針對這個問題回應說,我的高鐵時速可以超過500公里的技術,怎麼需要向一個時速只有200多公里的國家偷技術?這表示速度是與穩定性品質一起走。實際上,中國也是在品質上給人信任感,獲得美國的信賴才會取得合約。

另外,雖然在泰國,高鐵被日本得標,但在鐵路系統,它還是交給中國來建造。我們也看到,緊接着印尼的高鐵之後,英國已經正式表示要引進中國的高鐵系統,也是基於幾個原因的考量:一,成本問題,二,興建時間的問題,三,速度與安全性問題。大概這幾方面會做很慎重的考慮。這也表示,中日高鐵之戰已不再局限在亞洲地區,或是東南亞東盟世界裡面,已經把這個戰場延伸到了美洲及歐洲。那麼,日本現在在這方面有最大關切的重點是,如果再如此發展下去的話,很可能中國就包攬了全世界的高鐵興建計畫。尤其是當習近平的中國夢提出來這個一帶一路,加上亞投行與思路基金的配合。在這個高鐵技術輸出,或是高鐵興建計畫的搶標上,已經有了很多優勢地位跟優勢的條件,事實上,這是一個日本非常害怕的狀況。


法廣:為何在國際高鐵的市場上,傳出日本要與台灣聯手合作進軍國際市場?台灣的高鐵是有何特殊優待及強項呢?

林建三:台灣的高鐵從興建到營運,最早規畫在競標的時候,台灣的高鐵是要與法國合作的,使用法國系統。後來因為李登輝先生硬是把它扭到其“祖國” --- 日本連接去。所以,目前在營運當中的台灣高鐵,使用的是日本的系統。在使用日本系統裡面,有兩個優勢,對日本來說有很大的誘因。第一,台灣高鐵的“智慧化”程度,這個在日本的既有的技術與系統條件,等於是外加的東西。第二,在安全性方面,直至目前,沒有發生安全性的問題。第三,在轉移到過程當中,台灣把維修的技術人員、駕駛員、系統服務業,都高度的在地化。日本覺得如果用在地化的策略,用智慧化鐵路的賣點,能夠加註到日本的系統裡面,那麼它就有一個更大的競爭力產生。其實,在整個亞洲地區,這種“智慧運輸系統ITS”的發展,日本集中用在小轎車上,所以他們的汽車製造業用ITS用得很多,可是在軌道系統的使用,不管是在捷運或是高鐵,鐵路系統或是高速鐵路,這個智慧化的東西,沒有像台灣這樣發展應用的更深化、更完整。這部分是今天讓台灣的高鐵還有一點點可以有賣點的地方。所以馬英九總統跟歐洲議會舉行視訊會議時,透露了這個信息。

實際上,台灣高鐵與日本的結合是因為從其技術移轉開始,在打國際競賽的時候,實際上已經進行了一年多了,有一年多的經驗歷史。不過,我從戰略的角度來看,台灣的優勢,其實如果能夠與中國大陸的高鐵技術結合的話,那麼在國際競爭力上,應該有更大的贏面。其實它跟日本結合並不是一個上上之策。但是,就是因為在今天的兩岸關係的這種敏感問題,尤其是台灣反對派的這種阻攔,使台灣高鐵與中國高鐵的結合點困難多了很多,增加了很多障礙。如果從一個國際觀點來看,台灣的高鐵技術是應該跟中國高鐵技術去結合,應該不只是對北美、對歐洲、對東南亞,而是在將來在一帶一路,無論是對中亞,中近東,以至於西亞到東歐的方向的發展,我想這對台灣的未來應該有很大的幫助。若單純以經濟科技角度來看,應該是中台合作進軍國際高鐵市場。不過,由於今天兩岸政治上的關係,情況並不容許,所以影響了經濟上的這種完美結合。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