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英關係

《新蘇黎世報》:柔順的英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英之際,德語媒體普遍意識到,中英關係冰河時代已經過去。德國廣播電台表示:卡梅倫2012年會見達賴喇嘛,導致中英關係長時間進入冰河時代。但這一時代現在已經結束了,隨之而來的是“奧斯本主義”,即生意第一。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英國女王在白金漢宮舉杯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英國女王在白金漢宮舉杯 路透社
廣告

奧斯本這位英國政府第二號人物數周前訪問中國時,已宣告中英關係新時代的到來。奧斯本關心的是如何發展經濟,消滅財政赤字。英國的目標現在是成為和中國擁有最佳關係的西方國家,以從中獲益。人權問題只會關起門來談,奧斯本已就此事先打了招呼。

《柏林晨郵報》報道說:習近平訪英期間,一個受爭議項目將出籠,即中方將參與英國核電站的建設。但這引起了安全部門的反對。軍方警告說,中方加入英國核工業會威脅國家安全。中方有可能在核電站軟件中設立所謂的活板門,以繞開英方的安全預防措施。

《新蘇黎世報》寫道:倫敦的務實外交政策在面對沙特阿拉伯時,是粗暴奚落的。但為了實現自己的經濟利益,倫敦現在在中國面前顯得很柔順。自1839年鴉片戰爭以來,中英關係經歷了許多變化。香港回歸談判在中國留下的印象是西方的倨傲。卡梅倫會見達賴喇嘛後,在北京長時間不受歡迎。但奧斯本訪華則翻開了新篇章。對政治體制的批評現在只會適當劑量地推出,重要的是雙方經濟合作的發展。倫敦為自己與美國的特殊關係而驕傲,但倫敦對北京特別示好有可能給英美關係帶來負擔。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