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中英戰略關係的“全面性”受質疑

發表時間:

中國主席習近平周五結束他對英國的為期四天的訪問,在兩國領導人公布的聯合聲明中,雙方一致同意中英關係揭開了新的篇章,強調兩國關係進入“黃金時期”, 雙方承諾將建立一個“全球性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但在這篇長達1500頁的聯合聲明中,除了加強雙邊經貿投資之外,幾乎沒有任何人文領域的交流,而人權問題,更是隻字未提。中英雙方的所謂“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因此也被輿論打上了引號。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事實上,縱觀西方媒體連日來對習近平訪問的報道,英國政府在人權問題上對中國的妥協以及此一政策將引發的後果越來越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早在上個月英國財經大臣奧斯本訪問中國,高調訪問新疆烏魯木齊但卻對新疆維吾爾族人受到高壓監控的事實隻字未提,早已引發歐洲輿論嘩然,“奧斯本政策”的說法逐漸在輿論屆成為流行詞,從英國政府此次對習近平的接待方式來看,奧斯本政策看來已經成為英國政府的對華政策。

奧斯本政策無論在英國國內還是西方輿論屆都引發諸多的質疑。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英國國內的強烈反應。據英國衛報報道,英國國會議長(John Bercow)約翰•貝卡近日發表緊急聲明,要求首相卡梅倫明確回答在與習近平的會談中是否談到人權問題,是否提到張凱等被拘押的中國維權律師遭遇。保守黨議員菲奧娜•布魯斯(Fiona Bruce) 敦促英國政府部長在與中方的對話中把人權,思想,言論和集會和法治的自由等議題放在中心位置。

英國前政府部長蒂姆•勞頓(Tim Loughton)也質疑說,英國的民主是建立在言論自由的基礎上的,但是,為什麼,在習近平車隊路過的地方,支持西藏和言論自由的抗議者被阻擋壓在後面,而歡迎習近平的“拉拉隊”卻被允許佔據首要位置。另一位保守黨議員愛德華•利(Edward Leigh)先生也強調說,議會並不希望從政府那裡聽到一些含糊的保障,他們必須清楚地知道,雖然他們尊重這些不斷崛起的新興國家,也不反對與他們的經貿交往,但是,他們必須知道,政府是否與中方談及人權。對此,英國外交事務大臣(Hugo Swire)雨果•斯維爾也表示,中國發生的一些侵犯人權的事件確實令人擔憂,但他拒絕透露中英首腦峰會時雙方是否具體提到人權問題。

另外,六四流亡英國的中國學者邵江因在倫敦舉牌抗議試圖靠近官方車隊而被英國警方拘押兩天,昨天周四下午才獲釋,警方還沒收了他的電腦與手機,他認為倫敦警方是試圖尋找如何起訴他的證據。為了避免習近平訪問英國期間遭遇同華盛頓期間一樣的被訪民攔截的尷尬場面,英國政府此舉看來是想提前下手。同邵江一同逮捕的還包括另外西藏流亡藏民。目前在台灣的六四學運領袖王丹在推特上表示,他將前往英國駐台北辦事處與英方交涉。

英國政府推行的對華政策不僅引發英國國內以及流亡海外的民運人士的擔憂,也引發英國多年來的同盟國美國的擔憂。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早在習近平訪問英國之前就警告說,英國政府在交新朋友時也不要忘了老朋友,英國在西方國家中最早加入中國牽頭的亞洲開發銀行,早已引發美國政府的不滿。而此番,在習近平對美國訪問頗有周折之後,英國政府又以如此高調的方式接待習近平,外交政策提問道,英國此舉是否意味着今後與美國的關係將退居二線?對來自美方的擔心,英國首相卡梅倫迅速做出了回應,卡梅倫表示英國並沒有忽視同美國的盟國關係。

不過,除了中英關係是否影響美英關係方面的擔憂之外,中英關係的新發展也使歐盟推行了多年的靜默人權外交的有效性受到廣泛質疑。2008年北京奧運之後,歐盟對中國的外交政策稍有調整,尤其是在人權領域。歐盟聲稱在人權領域不再繼續與中國直面衝突,而是採取間接的旁敲側擊的靜默外交政策,這樣,繼可以顧及北京的面子,又能夠達到歐盟要求北京保障人權的目的。

紐約時報周四發表長篇評論文章,文章的標題是:英德競相討好中國,歐洲為經濟利益妥協價值觀。文章指出,自2012年以來,英國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和其財政大臣奧斯本(George Osborne)一直在減弱公開批評中國政治、軍事和人權問題的聲音。過去幾天習近平在英國訪問期間,卡梅倫和奧斯本一直在強調增加貿易和投資怎樣可以為 英國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在歐洲,因與中國做生意的誘惑而改變計畫的不僅限於英國,包括歐洲經濟強國德國在內的其他國家也有這種考慮。柏林也一直在努力討好北京,德國政府對中國國內的人權問題以及中國在亞洲不斷增長的軍事實力幾乎沒有發表過任何抨擊。

文章介紹說,法國著名漢學家弗朗索瓦•戈德芒(François Godement)去年12月為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撰寫了一篇文章,呼籲歐盟在人權問題上採取更加統一的步調。他說,歐盟在這方面的薄弱環節,來自於“中國對其經濟影響力的運用,歐洲 目前的信心危機,以及着眼於距離歐洲更近的地緣政治擔憂,把中國人權問題擠到了一邊”。

戈德芒指出,卡特琳•欽佐巴赫(Katrin Kinzelbach)去年在一份名為《歐盟與中國的人權對話:靜默外交及其局限》(The E.U.’s Human Rights Dialogue With China: Quiet Diplomacy and Its Limits)的報告中提出一個棘手的問題:歐洲對中國的所謂靜默人權外交究竟產生了哪些影響?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