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世界報:共產黨經典劇目“白毛女”再次閃亮登場

發表時間:

周四齣版的法國各報頭版主題,多以國內新聞為報道重點。稅務改革遇阻、安全議題、面對難民大潮表現出的困惑,占居了各主要日報突出報道的新聞位置。國際新聞重點主要圍繞葡萄牙的反緊縮計畫展開。此外,《世界報》和《費加羅報》分別刊出與中國話題相關的報道。

廣告

周三版的晚報《世界報》在文化版頁報道了中國紅色歌劇“白毛女”再次登上舞台的消息。《世界報》指出:在中國的大力宣傳下,共產黨的經典劇目“白毛女”再次閃亮登場。文革時期,這部歌劇曾由毛夫人改編成芭蕾舞劇。新版“白毛女”是在文化部的直接領導下產生。它的藝術指導不是別人,正是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彭麗媛曾在上個世紀80年代扮演過劇中的女英雄人物。

新版“白毛女”的首映式於11月6日在毛澤東的老根據地延安舉行。《中國日報》指出,今年是“白毛女”創立70周年紀念日,頗具象徵性意義:因為這部歌劇是毛澤東1942年發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之後編寫的首個劇目。這部歌劇在隨後的50年代被搬上銀幕、成為年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外上映的影片之一。

《世界報》記者在報道中寫道:毛澤東發表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為那些歸附於共產黨的藝術家和知識分子的獨立創作敲響了喪鐘。因為“文藝創作要服務於廣大人民群眾及共產黨”才能夠得到綻放。這一講話尤其引發了對知識分子周期性、大規模的迫害,如反右及文化大革命。

但這並未能影響習主席對其表示大力讚揚。一年前,在被官方譽為堪比毛澤東“講話”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指出:只有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真正做到了以人民為中心,文藝才能發揮最大正能量。他還在講話中不點名地批評了那些製造“文化垃圾”的“藝術家”,指責他們“顛覆歷史、醜化人民群眾和英雄人物”。《世界報》認為,中國主席實際上指的是那些獨立作家或普通網民,他們不斷質疑官方歷史中的看法。習近平的講話引發了知識分子和博客的不滿,講話全文至10月14日方才公布。該報指出:“白毛女”的復活,似乎是為了回應共產黨遺產的監護人、中國一號人物的指令。

《費加羅報》周四報道了中國在國際拍賣市場上的強勢地位。報道指出:儘管中國經濟出現放緩,中國的收藏家們卻在紐約顯示了他們強大的經濟實力。自此,他們的目光聚向頂級收藏品。

法國哲學家格盧克曼(Andre Glucksmann)逝世,引發廣泛關注。在法國媒體的大量報道中,《世界報》刊出中國異見人士魏京生及中國作家廖亦武對這位知名左派知識分子的評價。魏京生指出:目前,法、英領導人紛紛趕往中國去乞討合同,像格盧克曼這樣的知識分子就越來越少,因為現在人們在盡量地避免談及中國違反人權的問題。如今,與鄧小平時期相比,習近平在違反人權領域走得更遠。即使美國的知識分子中,也少有勇於抨擊這一獨裁之人,擔心失去中國給他們的好處。在這樣的背景下,格盧克曼的逝去,對我們而言,猶如失去了一塊寶。他從不畏懼中國的批評。

廖亦武也指出:每次逝去一位捍衛人權的知識分子巨人,都會令整個人類蒙受一次損失。他認為:多數作家均在不同程度上表現出過多的自我:他們關心的主要是出書、寫文章。那些肯花時間和精力去關心他人痛苦的作家極為罕見。對法國來說,這樣一位人物的逝去應該被視為一種警告。將思想、智慧與捍衛人權接合在一起是法國的偉大傳統。但願格盧克曼的逝世不會為這一傳統畫上句號。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