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氣候變化/國際

氣候大會:四新興經濟體呼籲發達國家兌現承諾

國際氣候談判巴黎峰會進入部長級談判的第二天,由巴西、南非、印度和中國四個新興經濟體組成的基礎四國8日下午在布爾歇會場聯合舉行記者會並發表聲明,聲明四國強烈呼籲發達國家儘快兌現資金承諾。

2015年12月8日,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右)與巴西環境部長(左),印度和南非環境部長在巴黎聯合國氣候大會期間舉行基礎四國聯合記者會。
2015年12月8日,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右)與巴西環境部長(左),印度和南非環境部長在巴黎聯合國氣候大會期間舉行基礎四國聯合記者會。 圖片來源:路透社/Jacky Naegelen
廣告

四國部長在記者會上紛紛對發達國家遲遲不兌現已做出的資金承諾表達不滿,他們尤其認為經合組織此前宣布的到位資金數據不準確,有重複統計問題。

四國在會後發表聲明督促發達國家帶頭承諾並落實減排措施。根據這項聲明,發達國家的承諾不僅要有雄心,與他們的經濟體量相符,而且應當有絕對量化的目標。但在談到是否應當設立五年核查調整各國減排承諾機制時,印度環境部長回應說,印度能夠接受的減排核查期限是十年,不是五年,顯示出與其他三國不同的立場。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則解釋了中國視角下的五年評估盤點機制,強調,這種機制應當是對全球總體努力定期整體性盤點,必須是非侵入性,非懲罰性,的促進性機制。這種立場與西方國家分歧。

解振華在這次記者會上也回答了外國媒體就北京霧霾紅色警報的提問,他表示:

解振華:“北京不是今天才出現霧霾,前幾天已經出現過。出現霧霾的情況不僅是在北京,還有其他地區也出現過這種情況。這說明什麼呢?說明中國在工業化的過程當中,城鎮化的過程中,我們確實應該儘快轉變發展方式,調整我們的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應該說解決霧霾的問題,和應對氣候變化是有協同效應的,因此習近平主席講: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解決中國環境問題,不是別人讓我們做,是我們自己要做。我們這麼做,既解決了中國的問題,也是對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做出貢獻。而且出現嚴重的環境污染,在工業化過程中,這並不奇怪,因為在倫敦,在洛杉磯,在很多地方,在歷史上,工業化過程中,都出現過這樣的問題,這就是我們開這種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低碳轉型,所必須的。”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