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中國今年資本外逃逾5千億美元 央行暗示人民幣脫鉤美元

發表時間:

以追蹤研究新興市場資本流動為主的國際金融協會(IIF)報告指出,中國今年2015年資本外逃將超過50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生態、健康與科技
生態、健康與科技 © 網絡圖片
廣告

據路透社報導,IIF在報告中表示,這項估計的基礎是按照中國貿易數據、銀行業者代表客戶進行的交易,以及中國央行(人民銀行)儲備變化所得出的。

報告指出,最新高頻指標顯示,中國11月出口持續衰退,連續第5個月負成長,貿易順差方面也從10月的620億美元縮小到540億美元。另外,中國央行7日公布,11月外彙儲備減少了872億美元,降到3.44萬億美元,創2013年2月以來新低。

IIF報告估計,中國第4季可能資本流出1500億美元,略低於第3季破紀錄的2250億美元。而加速中國目前資金外逃的主要原因是,國際投資人擔憂中國經濟成長趨緩,市場預期美聯儲即將升息,加上人民幣近幾個月兌美元走貶,儘管說人民幣明年10月將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納入SDR成為第五種儲備貨幣,但這之前,美元與美國照舊是避險與投資的最佳選擇。

這份報告還指出,中國陷入資本外逃困境,對其他開發中國家造成嚴重衝擊。IIF預測,新興市場今年將出現淨資本流出,為1988年以來首見。

同一天,路透社也引述了中國招商證券研究報告指出,中國11月實體經濟數據雖好於預期,國內經濟呈現出觸底企穩的跡象,但近期人民幣彙率風險明顯上升。而人民幣彙率指數推出,是中國央行繼811彙改後,再度向市場傳遞人民幣與美元脫鉤的明確信號。這份報告稱,上周五,中國外彙交易中心正式發布CFETS人民幣彙率指數,意圖通過人民幣彙率指數來引導市場轉變觀察人民幣彙率的視角。

美國華爾街日報今天也報道說,中國央行有意改變管理人民幣彙率的方式,可能會放鬆人民幣彙率大體釘住美元的政策,轉而追蹤貿易夥伴國貨幣組成的一籃子貨幣的走勢。報道稱,中國央行網站上周五刊登的評論員文章稱,人民幣彙率不應僅以美元為參考,同時也要參考一籃子貨幣,如此則有利於保持人民幣彙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但是,中國央行並沒有給出一籃子貨幣組成的更具體細節,也未明確該行管理人民幣方式改變的時間表。早在2005年,中國央行就討論了讓人民幣釘住一籃子貨幣,五年前也做了類似的表態。不過,人民幣仍然緊密追蹤美元,而其他新興市場和亞洲國家貨幣在國際金融危機等大事件期間經歷了更大幅度的震蕩。因此,中國央行是否真的落實以及何時會進行這一轉變,尚難判斷。

報道稱,人民幣一旦不再釘住美元的話,就可能對外彙市場產生廣泛影響,好比會降低中國對美元的需求;同時,也會對投資者及全球貿易產生深遠影響。此舉也會顯示出中國推動人民幣成為一種國際貨幣的決心,北京當局希望人民幣彙率走勢更加與其他主要貨幣一致,並走出美元的陰影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際貨幣。

可以這麼說,這一次中國考慮改變彙率管理方式是有原因的。而且華爾街日報的報道同樣指出,基於投資者普遍預計美國利率有可能上調,人民幣兌美元面臨更大的貶值壓力,而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現已促使投資者將資金投向中國以外的地方。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