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全球礦業步入充滿荊棘之路

發表時間: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許多美好的期盼有待實現。然而,對全球的礦業集團而言,剛剛開始的2016年將在它們發展的道路上布滿荊棘。在大宗產品價格大幅下跌的重創之下,全球的礦業必須頑強地搏鬥方可維持運營。

廣告

與2015年相比,2016年,全球礦業的形勢依舊嚴峻。業內的專家們對短期內大宗產品價格的上漲持悲觀態度。因此,各大礦業集團難以抗拒,為了順應形勢,它們必需採取措施:效仿英國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的做法,關閉工廠、削減人員、縮緊開支。英美資源集團在2015年12月9日宣布了大刀闊斧的重組計畫,決定關閉虧損業務並裁員8萬5000人,約佔員工總數的近三分之二。重組計畫包括出售資產、大幅削減成本以及暫停派息等,目的是希望藉此頂住大宗商品市場表現疲弱所帶來的壓力。這是大型礦商最大規模的重組舉措之一。

《華爾街日報》曾報導指出:英美資源公司的重組措施旨在對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的形勢作出回應。消息傳出後,全球礦業股均遭遇重創。英美資源公司首席執行官表示,在完成這項重組計畫之後,這家由礦業巨子厄內斯特-奧本海默(Ernest Oppenheimer)於1917年創立的公司,將 “煥然一新”。

分析人士注意到:全球礦業遭遇不測,最初的信號是由中國發出的。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國,經濟出現放緩後,中國便削減了對原材料的進口。就在全球礦業公司不遺餘力地努力尋求提高產量、而中國的需求卻出現下降,從而導致包括銅、鐵礦石、鋁等無一例外的各種大宗商品價格均出現下跌。

大宗商品市場遭遇的這場“大屠殺”,迫使礦業公司不得不吞下日益苦澀的這枚“苦果”,從而採取降低股息、削減成本、出售資產和削減債務等措施。新項目的開發已被擱置,擴張計畫則被取消。許多業內專家都表示,這是他們所看到過的最嚴重的整體行業滑坡局面。

按市值計算,總部設在英國的英美資源公司是全球第五大礦業公司,該公司稱其計畫關閉旗下最多60%的礦場,目的是將重心放在數量較少、且能夠盈利的礦場上。英美資源公司還表示,該公司預計將計入37億美元到47億美元的減值支出,主要是由於受到價格下降和資產關閉的影響。

出售資產和關閉無法盈利的業務將帶來的後果是:英美資源公司的員工總數將從13萬5千人減少至5萬人。這一裁員措施的規模遠高於該公司在7月份宣布的數字,當時,公司曾披露:預計裁減5萬3千人。裁員活動將在未來幾年時間內進行,預計到2017年,英美資源公司的員工總數將為9萬2千人。

分析人士認為:英美資源集團的大規模重組,為礦產集團持續了近十年的黃金時代畫上了句號。這一繁榮期與中國及其他新興國家的需求密不可分。這些新興國家對工業原材料的極大需求,推動大宗產品價格創下飆升紀錄。在這樣的背景下,各種規模的礦業集團紛紛不惜負債纍纍、以提高產量。接踵而來的問題是,由於對增長需求估計過高,價格一旦開始下滑,便迅速凸顯了高成本的生產問題。

另外一個對價格產生壓力影響的原因來自礦業巨頭本身:礦業巨頭不惜最大限度地充斥市場、以排擠小型競爭對手。結果是:需求下降、生產過剩,必然導致價格暴跌。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礦產部門的中、小企業蒙受了低廉價格造成的更大損害。它們被迫關閉廠門。業內的專家們期待市場能夠通過需求獲得重新平衡。為此,首先必須降低原材料的生產及大量的囤積,然後才有望實現價格的重新攀升。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