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中國股市一開張就觸熔斷值停擺引憂

發表時間:

為預防股市再度發生大幅動蕩,中國證監會決定引進海外的“熔斷機制”到國內A股市場,並從2016年1月1日開始實施,結果沒想到,剛過完元旦假期股市重新開張,第一個交易日就派上用場。法新社上海消息稱,被當作中國股市基準的滬深300指數,當地時間下午1時28分跌幅觸及7%的熔斷值,上海股市及深圳股市便宣告提前結束今日交易。

香港街頭顯示的中國股市主要指數電子熒屏。
香港街頭顯示的中國股市主要指數電子熒屏。 路透社照片
廣告

那麼自今日上路的中國股市交易的“熔斷機制” 到底是什麼?以日常用語來說就是中斷交易,其規定是當滬深300指數(CSI300)漲跌幅超過5%時,暫停交易15分鐘;超過7%時,則當日不再交易。

法新社指,在多重利空因素的影響下,例如在元旦當天公布的中國12月製造業指數連續第5個月下滑,還有投資人擔心中國將出台限制買賣股票的新法規等等,中國股民們在新年伊始只感到一陣寒風襲來。

路透社對今天中國股市跌停原因也做了深入報道。銀河證券分析師任承德對路透表示說:“大小非解禁即將臨近以及人民幣貶值預期是今天下跌的最主要原因,其他次要原因包括註冊制即將實施引起的擔憂等”。他認為,目前技術面已全面走壞,如果沒有重大利好或沒有實力機構進場護盤,股指短期走勢偏弱。

路透社同時引述海富通基金總結今日的四大利空因素稱,首先是5%以上股東減持禁令或將於1月8日到期,潛在解禁規模1.1萬億元人民幣左右,市場擔心供求失衡;其次,今天人民幣彙率盤中再度重挫,結合此前人民幣貶值集聚的效果,市場集中進行反應;第三,年初伊始,機構投資者有調倉換股的需求;第四,宏觀經濟數據持續低迷,中國12月財新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連續第十個月低於50榮枯線,經濟增速的不樂觀,影響市場做多情緒。

但也有分析對中國股市後續保持樂觀,好比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黃上修對中央社表示,雖然中國股市在2016年開紅盤當天就被“熔斷”,但根據券商對今年元月 A股市場行情問卷調查報告,多數投資者預期1月會上演“春季行情”,觀察過去10年上證1月、2月上漲機率也分別高達5成及8成。

談完今日中國股市大跌原因之後,再來看看中國股市啟動熔斷機制之後的評價如何?

路透社的分析說,熔斷機制實施首日大盤的表現,被很多投資者認為違反制度設計時希望冷靜市場的初衷,反倒起到助漲助跌的作用。銀河證券分析師任承德對此解釋稱:“海外大量對衝基金有程序化交易,熔斷後可讓基金有時間調整程序。但中國散戶居多,羊群效應明顯,熔斷並恢復交易後,大家可能跑得更快。”

路透社引述私募基金南海基金投資經理戴晶指出,從今天表現來看,熔斷機制下的限制交易,加劇了市場恐慌,有可能使操縱股票更加容易,建議中國監管層依據國情進行修改。

據路透社報道,長城證券策略團隊也推論說,“當大盤跌到5%時,再向7%走是很容易的。在這種熔斷制度下,相當於會將很多賣盤的壓力一天一天往後推,大家都會想等賣的力量出清為止。這可能會造成市場的進一步下跌。”  

長城證券還指出,美國股市是實行T+0(即當日迴轉交易)同時沒有漲跌幅限制的,而中國A股是既有漲跌幅限制,又有熔斷機制,同時又是T+1的,這種制度組合的合理性值得商榷。歷次A股大跌時個股的聯動性很強,這樣就使得一旦觸及5%熔斷線後,制度上就掐掉了先跌停的股票翻身的機會。

綜合上述,日常如何完善與中國股市的體質,以避免異常波動,北京當局似乎還需再悉心推敲。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