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費加羅報:蔡,挑戰北京的總統

發表時間:

為扭轉法國嚴重的失業局面,總統奧朗德今天將宣布一些具體措施。這一話題吸引了周一出版的幾乎所有大報頭版關注的焦點。左右兩大翼日報報道的角度各有不同。右翼《費加羅報》指出:奧朗德將推出一攬子措施,目的旨在瞄準2017年的總統選舉;左翼傾向的《解放報》則認為:距下屆大選一年多之際,藉助經濟增長,奧朗德有望成功。《經濟回聲報》和天主教《十字架報》關注的重點分別圍繞私營企業創業受阻及失業人員的培訓問題展開。

廣告

伊朗重返國際舞台、布吉納法索周末發生恐怖襲擊,西方國家受到恐怖組織挑戰的話題,則占居了各報國際新聞的顯要位置。此外,周一出版的多份日報紛紛刊出與中國話題相關的報道。

首先,台灣大選落幕,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獲勝,從而成為台灣首位女總統。對此,多份日報載文,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分析。

《費加羅報》特派台北記者聖-保羅發表撰文,標出:“蔡英文,挑戰北京的總統”的報道標題。該報指出:習近平的台灣噩夢才剛剛開始。他面對的是台灣海峽另一邊、在周六選舉中以高票當選、捍衛台灣民主的女總統蔡英文。為了盡量讓中國放心,蔡英文在整個競選運動中,信誓旦旦地表示要“維持”兩岸“現狀”。但效果不大:北京方面仍然認為蔡英文將繼續民進黨的一貫主張,堅持台灣獨立的目標。

蔡英文是一個切重實際的人物。她深深意識到,儘管台灣絕大多數民眾反對過分接近北京,但他們也並不願意與北京發生衝突。因此,她在選前一直強調:要維持兩岸現狀。不過,在當選的當天晚上,蔡英文就明確表示:絕不會懼怕北京。她指出:台灣的民主體制、國家地位及領土完整必須受到尊重。而北京方面則警告說:台灣是中國的內政。《費加羅報》指出:蔡英文的觀望戰略極有可能遭遇極具攻擊性的習近平的急躁情緒。中國的一號人物十分明白:時間越長越不利於北京:因為會有越來越多的台灣人認為自己不是中國人。

《解放報》刊出:“蔡英文:台灣的頑強力量”的標題,報道指出:既不是某位著名人物的女兒、也不是某位人物的前妻、妻子或遺孀,蔡英文-這位民進黨的志士取得了台灣大選的勝利,面對北京,她準備加強台灣的自主權。

《經濟回聲報》特派台北記者則突出報道了北京針對蔡英文獲勝所作表態。北京政府重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的選舉不會改變這一事實。

《十字架報》的報道標題是:台灣的政權更迭令中國不安。報道指出:蔡英文將成為台灣的首屆女總統。她的勝利是對近年來國民黨所主導的親近北京的政策的明顯懲罰。

另外,《費加羅報》和《經濟回聲報》分別在“企業”和“工業與服務”版頁報道了中國家電企業海爾集團準備收購美國通用電氣家電業務的消息。據報道,海爾公司與通用電氣簽署了一項價值54億美元的購買協議。海爾品牌終於將步入美國家庭的廚房。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