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費加羅報:真應憂慮中國經濟放緩嗎?

發表時間:

1月19日出版的法國各報頭版主題各有側重。法國總統奧朗德推出的改善失業現狀計畫,以及法國著名作家、法國最崇高的文學獎-龔固爾獎得主米歇爾•圖尼埃(Michel Tournier)逝世的消息,占居了國內新聞的主要位置;全球貧富懸殊加劇、面對危機,歐洲受到分裂威脅以及全球16名體育界精英涉嫌捲入舞弊事件,則是國際新聞報道重點。此外,多份日報還刊出有關中國話題的多篇報道。

廣告

201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創下25年來新低,引發各方關注。《費加羅報》刊出長篇報道,提出“是否應對中國經濟放緩感到憂慮”的疑問。該報指出,在經過了數年間的飛快增長之後,中國展開了一場具有風險的變革。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國最大的風險莫過於房地產的崩盤。

《費加羅報》指出,自2008-2009年經濟危機後的反彈以來,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出現放緩,經濟學家們對政府設定的7%的增長目標的可信程度提出質疑。他們中的很多人認為,這一增長速度應在5%左右。而法國著名投資銀行那提西銀行(Natixis)則認為:這一增長速度僅為2%或3%。中國的一些官員甚至更主張使用其他指標-而不是國內生產總值-來衡量生產能力。

經濟放緩的陰雲密布在中國的上空並威脅着向全球其他地區蔓延。根據世界銀行剛剛公布的2016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國經濟放緩是全球經濟的最大威脅。楊潔篪也表示:不完全排除全球範圍出現一次新的危機的可能。這句出自一位中國高官之口的話語,難免不令人擔憂。該報最後指出:現在的希望寄託在經濟的軟着陸上。三月份將推出的第十三個五年計畫,將明確習近平未來的發展道路。

台灣民進黨領導人蔡英文在大選中勝出,從而成為台灣第一位女性總統。《十字架報》刊出的一篇報道中,詳細介紹了蔡英文其人。該報指出:做為一名文人、外交家和女性政治家,蔡英文在台灣深受尊重。面對鎮壓手段越來越強硬的中國大陸,這位現年59歲的律師、這位具有堅強性格的女性,體現了珍惜民主和自由的台灣社會的復興。

另外,中國維權藝術家艾未未藝術展在巴黎著名Le Bon Marché百貨公司登場之際,《費加羅報》在文化版頁,刊出艾未未的特寫。文章指出:艾未未的名聲震撼整個藝術屆。這位紅色王子、詩人艾青之子、僵化制度的吟遊詩人及倖存者勇於挑戰北京。

《人道報》報道了巴黎18區一所名叫PAJOL的幼兒園,為聲援一名無證件的中國人佔領校園的消息。據報道,這名被稱作高先生的中國人,因為沒有合法證件,自12月23日起遭到警方扣押。他的孩子就讀於PAJOL幼兒園。該校的老師及學生家長自上周五開始發起佔領校園活動。

此外,伊朗重返國際舞台,北京準備在伊朗展開迅速發展。《經濟回聲報》報道了相關消息。消息指出:對伊朗的制裁剛剛解除,中國主席習近平就將前往德黑蘭訪問。習近平還將到訪利雅得和開羅。不過,北京方面尚未披露習近平出訪的具體日程。報道指出:除經濟利益外,習近平的出訪,還將涉及反恐話題。北京必須面對新疆維吾爾地區激進分子的威脅。根據中國官方數字,約有1000名維吾爾人前往敘利亞。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