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克里欲說服中國制裁朝鮮 有賴於美國做何種讓步

發表時間:

美國國務卿克里將在今天(1月26日)抵達北京,展開為期兩天的訪問。各界紛紛預期克里將就制裁朝鮮一事向中國施壓。不過,中國輿論卻普遍認為克里要求北京當局加入制裁平壤的行列不會成功。

克里到訪柬埔寨與洪森會晤(2016年1月26日)
克里到訪柬埔寨與洪森會晤(2016年1月26日) REUTERS/Jacquelyn Martin
廣告

的確,距離朝鮮進行第四次核試驗已20天了,聯合國安理會卻仍然沒有在如何制裁平壤問題上達成一致,這讓國際社會感到十分擔憂。從本月中開始,美國副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助理國務卿拉塞爾(Daniel Russel)即分頭來東亞打前站,以便為克里北京之行鋪路。分析指出,如此密集的高官訪問也暗示着,美國這次可能要“動真格”了。

就在昨天周一,《韓國時報》才報道說,一名美國國務院高級官員24日表示,施壓中國制裁朝鮮將是克里此訪北京的核心議題。他轉述克里的話稱“中國在這一問題上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韓國媒體還說,美國積極在聯合國推出的新制裁方案“幾乎等於要中國切斷同朝鮮的所有聯繫”。

而所謂的“很多事情”主要有兩個層面。專家指出,首先,美國認為,朝鮮目前仍可以通過中國的石油、港口、銀行和企業和外界保持經貿往來,這使得朝鮮可以“挺過”美國的制裁。而華盛頓已經幾乎用光了制裁措施,所以美國格外需要中國再出上一把力。

再來,外界猜測,北京和朝鮮高層存在着私下的溝通渠道,中國“經常會悄悄 的向其領導人傳遞無法忽視的信息。” 在過去,中國也確實曾經成功地緩和過朝鮮的挑釁姿態。因此,克里將中國視為從根本上制裁朝鮮的關鍵。

但要達成北京放棄朝鮮這項任務,克里並不輕鬆,中國外交官已經多次表示,不希望過於嚴厲地制裁平壤,擔心這樣會把朝鮮半島局勢引入衝突邊緣。並且,朝鮮一直是中國最能戳痛美國軟肋的一張王牌,如果華盛頓不付出一定的代價,北京是絕對不會輕易“放手”的。

有評論認為,作為交換中國制裁朝鮮的談判籌碼,克里今明兩天可能在四大議題上對中共政府做出妥協或讓步。

首先是兩岸問題。“反北京”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成為台灣新一任總統,這一情勢令北京相當擔憂台灣會不會在台獨問題上越走越遠。而克里是台灣1月16日選舉完後抵達北京的美國最高級別官員,台海定位在中美關係中的地位又非常突出。中國需要美國“勒緊韁繩”,防止兩岸關係出現嚴重倒退。

其次是南海主權爭端。北京希望美國能停止“巡航”與“闖入島礁”等過激行為,而且在“自由航行”原則上讓步或更加低調,避免中美兩國擦槍走火,同時也好讓菲律賓和越南收斂挑釁言論和行為。

第三,在亞太區域經濟合作問題上。《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即將於2月初在新西蘭簽署,TPP不僅將中國排斥在外,其內容在北京領導人的眼中,幾乎也是為了遏制中國而量身定做的。北京希望能約束TPP未來的行為底線,防範其對中國的貿易產品施加制裁或限制措施。

最後一點則是,新的年度2016年有關中國經濟前景的訊息混亂,人民幣的貶值也引起投資人擔憂,中國需要美國保持更加寬容的態度。

事實上,不少分析皆稱,朝核問題是東亞的老問題,牽涉到極其複雜的地緣政治因素,對克里此次能否如願,幾乎所有的中國媒體都不看好,因為克里昨天在老撾攪和南海問題強化了這種判斷。另外,中國官方輿論還指出,克里先訪沙特後訪華,也不無打探中國在中東意圖之目的。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