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一帶一路:兩種不同發展模式的競爭

發表時間:

法國司法部長杜比拉因政見不同宣布辭職是法國各全國性大報28日特別關注的話題。各報特別關注的其他話題還有:伊朗總統魯哈尼在法國的訪問、前科特迪瓦總統羅朗•巴博被控反人類罪行案在海牙國際法庭開審、法國失業率居高不下、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開幕等等。財經報刊《回聲報》今天有多篇關於中國的報道。

廣告

嚴厲制裁朝鮮:克里沒能說服北京

美國國務卿周三抵達北京訪問,尤其希望說服中國領導人向朝鮮施加更多壓力。《回聲報》報道指出,克里來北京,帶來一系列旨在孤立朝鮮的措施,但未能說服中國。中國在朝鮮1月6日宣布核試爆後,也加入了那些發出譴責的行列,但並不主張對其盟友採取強硬路線,盡一切努力避免造成中朝關係朝鮮持久降溫。中國一直盡一切努力支撐朝鮮政權,始終是朝鮮糧食和能源的主要供給國。也就是說,紫禁城幾乎聽不進去克里的方案。更何況幾天前克里的一名副手已經先行訪問北京,但空手而去。當然,克里也利用這次北京之行,重提中國的南海政策。但正如朝鮮問題一樣,北京完全不在意國際社會的抗議。

一帶一路:中國試圖對外輸出發展模式

中國開始推動落實其“一帶一路”倡議。《回聲報》今天發表署名專欄文章,將中國的新絲綢之路計畫,視作中國面向世界的新的收購行動,指出,面向歐洲開放新的陸路和海路通道是習近平的宏偉計畫,目的是輸出中國發展模式,倘若西方國家不加小心的話,西方的影響力將會繼續削弱。文章開門見山寫道,隨着2016年到來,兩種發展模式展開一場歷史性的競爭,一邊是中國,另一邊是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普通民眾尚未注意到這場競爭,但這場競爭的結局將會在未來數十年決定歐亞大陸大部分地區的未來。作者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標誌着中國徹底改變其外交政策,首次試圖對外輸出其發展模式。過去十年,一帶一路倡議出台以前,中國企業就已經活躍在拉丁美洲和非洲。但一帶一路的目的不只這些。它的另一個目的是在中國之外的國家開發工業生產能力和消費需求,中國不再自己去開採原材料,而是將其重工業轉往其他不夠發達的國家,增加他們的金融資源,刺激對中國產品的需求。

文章指出,與西方發展模式不同,中國模式重在國家大筆投資公路、港口、電網、鐵路、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而美歐國家近些年則是優先投資公共衛生、鼓勵女性自立、支持世界各地的公民社會、反對貪污腐敗等等。

哪一種模式更好?作者指出,一帶一路倡議不僅符合中國計畫經濟的需要,也會改變從印度尼西亞到波蘭的歐亞大陸。中國模式將會在中國之外蓬勃發展,增加收入,也提升對中國產品的需求,中國因此可以在那些世界各地處於停滯狀態的市場之外,找到出路,污染工廠也因此而移往別處。中亞地區將不再是世界經濟的邊陲,而是世界經濟的中心,而中國的專制政權模式也將獲得更多支持,並對世界民主產生巨大的不利影響。

但儘管如此,新絲路計畫是否真能成功呢?文章作者寫道,到目前為止,這種建立在基礎設施建設基礎上的增長模式在中國運作得很好,因為中國政府可以控制環境政策。國外的情況則不同。政局不穩、衝突以及腐敗等因素將影響這項計畫的目標。但這並不意味着美國和西方政府應當坐等中國失敗。中國的發展戰略雖然可以在中國國內達到極限,而且有可能不能取得期望的結果,但是,對於世界經濟增長來說,這項戰略還是不可或缺的。文章認為,倘若美國加入亞投行,他將可以促使中國在環境、安全、勞工權利等方面更多地遵守國際標準。不這樣做,就有可能將歐亞大陸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的未來拱手讓給中國和中國的發展模式。

倘若中國經濟增長跌至4%……

全球股市開年不利,新興經濟體國家尤其如此。《回聲報》就此發表文章,引據瑞銀集團的悲觀預測:倘若中國經濟增長跌至4%,世界經濟會怎樣?根據這項預測,這會引發各地市場大地震,MSCI世界指數將會狂瀉25%到30%,而在新興經濟體,跌幅將會達到40%。倘若中國經濟硬着陸,受影響最大的將會是與中國貿易關係密切的亞洲和拉美國家。在瑞銀集團的這項最壞前景預測中,日本將會陷入衰退,澳大利亞將會陷入停滯,但美國和歐洲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不過,儘管需要謹慎面對中國的經濟數據,但瑞銀集團還是認為,這樣的前景極不可能出現,因為北京和中央銀行有決心,有能力避免經濟硬着陸。而且,中國央行繼續認為2016年增長會達到6.2%,2017年達到5.8%。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