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世界報

北京應該參與世界貨幣的良治

發表時間:

北京應該參與世界貨幣的良治,這是2月26日星期五下午上市的法國晚報世界報在其經濟和企業副刊思想版面的一個標題。相關文章的作者是Jean-Luc Biacabe, 他是大巴黎地區工商會研究部的經濟政策負責人。

廣告

文章表示,20國集團財長會議在上海召開的背景是,幾個月以來,全球的生活都隨着來自中國的信息和決定而起伏。今年年初的金融危機,很大程度上都和中國經濟增長類型的轉變有關,另外也和去年8月份上海股市的崩盤以及中國央行在彙率管理上的不當有關。作者認為,世界已經變成了兩極,一個是主要由美國經濟形勢主導的“北極”,另一個則是越來越受中國影響的“南極”。

作者表示,和所有的經濟轉型一樣,中國經濟從由外貿主導的經濟向由內需帶動的經濟轉型,這一轉型過程也不會是一帆風順的。

但是,今年年初以來,西方遭遇的金融危機顯示,西方不能夠不關注中國經濟的轉型。中國所選擇的人民幣兌美元的固定彙率制,已經不能夠滿足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中國的需要。也許中國貨幣當局仍然偏愛這一制度,但是,中國貨幣當局在為宏觀經濟管理而操縱人民幣兌美元彙率的情況下,後果卻是出現了幾乎無法控制的局面。在讓市場相信人民幣會長期持續貶值的同時,資本大量地流出中國,以至於中國央行不得不動用了6千億美元的外彙儲備來穩定人民幣。

文章的作者認為,不管怎麼說,在今後幾年內,中國應該過渡到一個更加靈活的彙率制度,依照的模式應該是美元和歐元的關係模式。在去年8月份以及今年年初的金融危機過後,中國貨幣當局已經發現,學習的過程將是漫長的,代價也會是很高的。對西方來說,這些金融危機也讓西方發現,急迫地需要和中國建立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合作形式,以避免國際金融市場再度遭遇類似的金融危機。

作者指出,目前,國際貨幣體系的規則還是相對簡單的,在一個資本自由流動的世界,為了能夠控制貨幣政策,世界大的貨幣區應該需要接受,由市場來確定彙率,如果大的貨幣政策導向存在分歧的情況下,彙率應該得以調整,就像歐洲和美國目前所做的這樣。

作者指出,直到目前為止,中國和美國在彙率上的關係,簡單地說,就是美國向中國施加壓力,以便人民幣升值,從而減少中國對美國的外貿盈餘。在一個靈活彙率的世界,當金融流走在貿易流之前的情況下,就不能夠再是這樣了。

作者最後表示,目前急迫需要做的是,成立一個包括美國央行.歐洲央行和中國央行在內的“G3 ”組織,這樣,起碼能夠知道各自的目標,甚至可以相互協調,不論怎麼說,可以給金融市場的預測進行導向。作者表示,今年年初的股市危機讓我們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時代,在新的時代內,我們需要設想新的機構。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