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中國2月份出口額大幅減少 25.4%

發表時間:

中國海關總署星期二公布數字顯示,2月份中國出口額為126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25.4%,進口額為935億美元,同比下降13.8%,這是連續16個月中國進口額持續減少。中國總理上周六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下調至6.5-7%,也是首次設定區間目標,這凸顯經濟下滑的壓力仍然很大。

生態、健康與科技
生態、健康與科技 © 網絡圖片
廣告

作為世界第2大經濟體和最大貿易國,中國2月份對外貿易大幅下跌,降幅達的25.4%。中國2月出口同比降幅也是從2009年5月以來最大的下降幅度。當時中國出口同比下降26.5%。1月和2月兩個月份累計出口同比下降17.8%,進口同比下降16.7%。

雖然此前彭博社調查的分析師已經預期中國2月份出口下降14.5%,但是中國海關今天公布的出口下跌幅度還是讓國際市場震驚。

中國海關公布的數據也顯示,以美元計價,2月出口同比下降25.4%,進口下降13.8%,中國2月份貿易繼續保持順差,達到325.92億美元。當然,中國春節期間商業活動減少,以及世界經濟市場總體不振,外需下降等,這都是導致中國2月份出口下降的因素。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指出,中國2 月的進出口數據同比增長數據的不佳。同時,1月份出口同比增速的降幅大於進口同比增速的降幅也是季節性因素的特點。這是由於很多2月 進口商品的發貨期在節前,因此進口受到節日因素的影響要小於出口受到的影響。一般3月後即恢復正常。他認為總的來看,中國今年貿易增長仍存壓力,即使排除春節期間經濟放緩因素,但是由於外部需求難以短期增加,而東南亞等新興經濟體對中國傳統出口產品的具有的競爭還在加強,這些原因都會對中國今年貿易繼續形成壓力。不過,美國經濟開始復蘇,中國今年的出口增長預計應會好於去年,也便於中國出口結構進一步改善。

另外,申萬宏源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向路透社表示,中國前兩個月數據並沒有呈現回穩跡象,這暗示2016年中國經濟總體情況恐怕也不容樂觀。

法新社指出,中國近幾年來一直努力爭取把經濟模式從出口型轉變為內需帶動發展型。中國需要繼續刺激內需,來帶動經濟。但是中國需要面對資金大量外流等問題。雖然中國政府採取人民幣貶值的措施,以便刺激出口,但是由於中國生產能力過剩,中國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內需和出口疲軟,特別是中國工業生產4年來持續下降,中國房地產市場出現疲軟趨勢,這讓中國2015年經濟增長率為6.9%,也是25年來的最低點。另外,今年前兩個月中國向歐盟出口下降10%,向美國出口下降11%。

中國總理李克強上星期六在人大會議上發表講話時,把中國2016年經濟增長定為6.5%至7%,也是首次設定區間目標。另外,報告指出,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目標為3%左右,而今年重點做好八方面工作的首任就是穩定和完善宏觀經濟政策,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