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柏林飛鴻

《時代周報》:中國軍事改革具有歷史性,且有成功可能

發表時間:

中國兩會素來是德國媒體關注的焦點。今年的媒體除了繼續譏諷兩會是被人操縱的舉手錶決機,是富麗堂皇的“民主秀”外,對中國的發展和未來當然也有細心的觀察和發現。比如,《科隆城市廣告報》發現,中國國家和黨主席習近平已掌控了許多權力。權力如此集中,令人擔憂。而德國電視一台則發現,中國下調經濟增長率,“變得謙虛了。”對中國的新五年計畫和軍事改革等,德國媒體也做了不少分析。

2015年9月3日,在天安門廣場準備接受檢閱的解放軍儀仗隊。
2015年9月3日,在天安門廣場準備接受檢閱的解放軍儀仗隊。 路透社
廣告

《商報》表示,中國的新五年計畫方向正確,但內容上有矛盾。因為,下調增長和對經濟進行歷史性調整改革是難以並駕齊驅的。中國經濟增長模式需要根本性的修改,這一點毋庸置疑。而靠貨幣政策支撐的出口、扶持破壞環境的重工業以及興建無人居住的城市--說得溫和一點,這幾條路都是不能長遠的。所以,中國要削減產能過剩、促進創新、提振服務業,這很值得歡迎。但擴大服務業會導致生產力下降,而創新工業雖然也會帶來成果,但還遠遠不能平衡生產力的下滑。所以,中國2018年以後的增長可能就只有5%。這樣一來,中國作為世界出口市場的地位會有所下降,但中國照樣能讓大部分人有錢有麵包,因為服務業是個就業密集的行業。因此,全球振蕩在中國引發社會動蕩的可能性很小。中國經濟的擴張仍將超出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能維持穩定發展。

《世界報》則認為,中國低估了削減產能過剩將帶來的失業率。根據政協的調查,僅在半打危機領域裡,裁員就可達1千萬。不過,李克強宣布將提供1000億元人民幣的改行培訓費以及其它過渡費等,這是中國將邁出的新的一步。此外,中方還有加大創新投資、提高個人生產力、調換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等設想,但李克強沒有解釋為什麼中國股市出現了暴跌現象,再者,有關國企改革也含糊不清。總體而言,新五年計畫里沒有大改革。

《時代周報》對習近平的軍事改革表示了肯定和希望。該報寫道:自毛澤東時代以來,中國陸軍一直是主力軍。但現在,陸軍將和空軍和海軍平起平坐。這是一個具有歷史性的改革。誠然,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軍隊經歷了不少改革。但這些改革僅局限於裁軍、反腐、限制軍隊過份膨脹的經濟作業等。習近平前任全都對結構缺陷視而不見,而是忙於通過增加軍費來穩固軍隊的忠誠。唯有習近平走出了結構改革的大步。現在,不僅三軍要平等,而且,中國還將按美國模式打造一個統帥三軍的指揮部。只有當這個指揮部能象美國的一樣對各軍駕馭自如時,中國軍隊才真正走向了現代化,才能滿足新時代的作戰要求。一些國家花了數十年才走到了這一步,但習近平只給了軍方五年時間。當然,一些將軍會失勢,會對改革不滿,但習近平已起用了不少新人,而且,許多將軍多年來就呼籲軍隊必須現代化。有這些人的支持,習近平應該能夠成功。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