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政治

港獨過往可談 現是老虎屁股摸不得

隨著「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的期限在2047年告終,香港獨立的議題正式在民間由學生組織提出,但隨即被中國官方媒體和香港親中人士叫停,甚至是香港《明報》集團董事會主席張曉卿今天亦發話,稱香港獨立是「徹頭徹尾的偽議題」,香港不應該、也根本不可能獨立,香港人不會認同,中國也不會容許,否則香港會付出沉重代價。

廣告

有關態度,至少反映言論自由的空間已變。現任民主黨主席劉慧卿,曾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英兩國就香港前途作出談判時提議香港獨立,港英政府只是力陳利害,並由時任布政司(回歸後改為「政務司長」)霍德在立法會解釋,以香港的食水和食物均倚賴中國的現實,獨立難以成為選項。回顧短暫的社會討論過程中,並沒有議題不可討論之說,中方官員亦沒有叫停討論,其後即被「民主回歸」的聲音蓋過。

但在面對「香港二次前途」問題浮現之際,港大學生會的港獨甫提出,便被中方人士定性為偽議題,討論也不可以。繼官媒《環球時報》兩度發文批評港獨後,《明報》集團董事會主席張曉卿今(21日)早在集團舉辦的「十三.五」經濟論壇上致詞時加入叫停討論的行列,聲稱由港獨出發的鬥爭,有可能葬送香港的前途,期望暴力和港獨只是曇花一現。他強調,「一國兩制」對香港是最好的政治定位,只要香港充分利用和發揮這方針的優勢,堅持中道,排除極端,便將大有可為。

在此之前,《環球時報》19日晚再次發表評論員文章,指港獨是藏獨、台獨等中國各種獨之中,「最厚顏無恥、不知天高地厚的一族」,連批評都「嫌髒了舌頭」。文章又指,港獨成功機會是零,鼓吹者只是藉驚世駭俗的話題來製造極端政治逆流。評論續稱,港獨猶如街上的臭馬桶,若他日臭得令大家怒不可遏,不管有多少聞臭成癮的"粉絲",清除它絕非費力的事情。

而在20日的《城市論壇》節目上,提出港獨議題的《學苑》,其前總編輯劉以正表示,香港人有權自決前途問題,現實是一國兩制未能落實,港人信心大失,自然可以尋求當家作主的可能。出席同一節目的公民黨副主席陳淑莊亦認同,並指有關討論愈早開展愈好。

而中澳法學交流基金會主席馬恩國則明言,中國人大根本不會容許討論港獨議題,香港不可能透過協商走向獨立,質問學生是否要與解放軍打?故此不應再討論這議題。

但當這位從澳洲回港香港的大律師大談民族性時,被陳淑莊質疑是否擁有澳洲國籍,他卻以私人問題為理由,拒絕回應。

新一期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提及香港要思考2047年後的前途問題,提出香港獨立等訴求。《學苑》前總編輯劉以正昨於港台節目《城市論壇》稱,一國兩制未能落實令人失去信心,港人要尋求當家作主的可能,同場的民建聯「粗口大狀」馬恩國反駁指,獨立不能靠談判而要靠「打出嚟」,強調解放軍有責任鎮壓叛國,質 問:「學生系咪可以上街同解放軍打過吖?」

馬恩國大聲質問劉以正時,又指若是中國人,一定不贊同香港脫離中華人民共和國獨立,並強調:「如果你係 中國人,你就明白國土完整、國家統一,對我哋嘅民族係幾緊要。」同為嘉賓的公民黨副主席陳淑莊即詢問曾自詡是澳洲大律師的馬恩國:「你究竟系澳洲人定係中 國人?」馬即壓低聲量稱,私人問題不回應;劉以正嘲諷指:「呢句說話係一個澳洲人講出嚟,系中人慾嘔㗎!」

稱國籍不影響愛國

台下亦有觀眾追問馬的國籍問題,主持人也加入追問,馬回應指國籍不影響愛國,又稱許多華人移民後依然愛國,隨即有觀眾直斥:「你宣咗誓㗎!」

教 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鄧飛於論壇上稱對青年感擔心,認為時下青年對近代中國及香港歷史認識有限,故得到港獨結論。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