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哪些新興經濟體能在危機中浴火重生?

發表時間:

繼2008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之後,世界各地企業再次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新興經濟體尤其如此。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原材料市場價格下跌,美國貨幣政策的調整等諸多因素都讓許多新興經濟體國家的企業舉步維艱。新興經濟體是否能再次迅速走出危機?哪些國家的企業可能在危機中浴火重生?法國外貿保險公司COFACE 3月底推出一份研究報告,在評估包括中國在內的34個新興經濟體國家面對的整體形勢和潛力之後,得出結論,認為其中只有捷克、智利、泰國和波蘭有可能很快走出危機。在今天的經濟專欄節目就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份報告是如何得出這項結論的。

法國外貿保險公司報告封面。
法國外貿保險公司報告封面。 圖片取自Coface網站
廣告

COFACE是負責向法國企業提供出口信用保險服務的機構,是法國外貿支持體系“三套車”之一。這份報告以“新興經濟體企業能否重現鳳凰涅磐的奇蹟?”為題,從競爭力、負債能力以及政治穩定三個方面,綜合分析包括中國在內的34個國家的企業可以走出困境的潛力。但報告得出的結論是,鳳凰已經是瀕臨滅絕的物種,在34個新興經濟體中,只有四個國家:捷克、智利、泰國和波蘭的企業能儘快死灰復燃。

根據這份報告的數據,2010年至2015年間,新興經濟體的增長率幾乎削減了一半,2016年的增長前景預測也並不讓人樂觀。這並不是新興經濟體首次面對困境,而無論在1990年代,還是在2000年代,這些國家都出乎各方意料地迅速恢復增長,他們不需要增加投資,也能在危機後兩、三年內就恢復到危機前的 增長水平,這令不少觀察人士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就有了鳳凰涅磐之說。

外貿保險公司這份報告認為,深陷困境的企業要能儘快走出危機需要三大要素,一是價格競爭力刺激企業增加投資;二是企業的負債狀況允許它承擔更多債務;三是政治穩定,倘若政治不確定性太高,企業即使滿足前兩項條件,也不可能走出危機。

就價格競爭力來說,短期內提高價格競爭力的最便捷途徑是貨幣貶值,但這項措施的效力取決於製造業和服務業在生產與出口中所佔的比例。分析認為,有兩類國家可以從貨幣疲軟中受益,一類是自2013年以來貨幣貶值幅度不大,但以製造業產品出口為主的經濟體;另一類是以原材料出口為主,而貨幣大幅貶值的國家。而中國、越南、埃及、沙特阿拉伯等國,都因為貨幣升值而無法在價格競爭力的博弈中取勝。報告指出,這些國家或者在對外貿易中使用第三國貨幣,或者其貨幣相對於美元的彙率固定不動或者缺少浮動,調整的空間因此有限。

就企業負債能力而言,企業負債增加並不一定就是壞事,但目前的整體趨勢是負債增加的同時,貸款條件越來越高。這份報告無法確定哪些新興經濟體確實屬於貸款條件提高從而阻礙企業可能的復蘇步伐的情況,但列出了一些企業負債總額超過國民生產總值90%的高風險國家。中國不幸榜上有名。中國、保加利亞和匈牙利三國都在2015年6月時達到了這個警戒線。於是,在14個滿足了價格競爭力條件的國家中,只有7個國家既能從價格競爭力中獲益,非金融業企業也不至於負債過於沉重。

但報告認為,即使是能夠滿足這前兩項條件的國家,如果政治風險過高,經濟生活的復蘇必然受到影響。報告列舉出的政治風險指標有兩大類,一類是經濟、社會、政治不滿產生的壓力,這些不滿可能來自貧富不均,來自失業率居高不下,來自政治自由受限,或者來自貪污腐敗。另一類政治風險是不同社會建立應對這些緊張關係的工具、將前述壓力轉換成實際變化的能力。這些化解壓力的工具有:教育水平、網絡開放程度、城市化建設程度、生育率、女性參與工作的程度等等。以這些標準評估之後,滿足前兩項條件的7個新興國家中,可能浴火重生的國家就只剩下了捷克、波蘭、智利和泰國。

報告認為,中國經濟在短期內重新振作起來的空間不大。中國與沙特阿拉伯、埃及或厄瓜多爾等國的一個共同之處,是本國貨幣自2013年以來大幅升值以及政治風險太高。而中國面對的問題尤其多,因為中國企業負債嚴重。

 

法國外貿保險公司報告原文(法語):Entreprises des pays émergeants: peut-on, une nouvelle fois, croire au miracle du phénix?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