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中國/政治

人民論壇疑似曲線批評梁振英“特事特辦”惹關注

特首梁振英早前被指利用特權,着令機場人員為其幼女梁頌昕運送一件遺留在機場的行李進入禁區,此舉引起所謂的“特事特辦”爭論,大陸官媒人民日報的人民論壇卻在事件仍在興頭之上時發表一篇署名評論,題目是《“特事特辦”還是少些好》。

REUTERS/Tyrone Siu
廣告

署名李浩燃的評論指出,“特事特辦”往往讓不少幹部在基層治理中感到困惑,因這種做法一方面可以將緊急情況解決得既快又好,但一開先例,便會“一路綠燈”,為地方發展埋下隱憂。

文章指出,特事特辦正因其特殊性,很容易在實踐中走偏變味,被濫用、誤用。特事特辦不僅可能異化為逃避責任的“擋箭牌”,還容易成為權力尋租的工具。譬如,有的官員打着特事特辦之名,暗行“私事特辦”之事,趁機多貪多佔,有的甚至變相搞利益輸送,以公帑入私囊。以致群眾戲謔:“特事特辦,腐敗翻番”。

梁振英女兒梁頌昕上月底離境前往美國舊金山時,遺留手提行李在禁區外,梁女後來打電話給父親,然後又將電話交給機場職員,職員涉嫌在受壓之下,最終令機管局在未按正規程序下,特事特辦容許職員將行李直接送入禁區予梁頌昕。

梁振英後來辯稱他在電話中從來沒有向該職員施壓,只是查詢行李如何補回上飛機的手續。事件後來牽動民航處處長行使酌情權,改變機場範圍內的程序,但卻辯稱這是正常程序。

人民論壇的文章指出,特事特辦這把利劍,就看掌握在誰手裡,若心懷“小九九”,它就會繞開各種正當規則,破公義而開私門。

文章更進一步指出,實踐表明,好心也未必都能辦成好事。正確的事,也需要正確地辦。現代公共治理,規則制度是最基本的元素。若動輒特事特辦突破既定規則,對制度失去基本敬畏與遵從,則與法治社會相去甚遠,必然導致違紀違規不斷,社會運行秩序混亂,特權、潛規則等盛行。

有香港輿論認為,梁振英女兒遺留一件行李如此芝麻綠豆小事,也因為梁處事方法笨拙,導致形象再度受損,甚至還因為政府內部需要統一口徑為事件降溫,淡化施壓及特權行為,連香港國際機場的保安措施也賠上聲譽,結果航空公司和機場職員成為代罪羔羊,香港機場在特權橫行之下形同虛設,更引起國際憂慮。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