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公民論壇

夏明:“倒習”是一種內部權力鬥爭的反映

發表時間:

中國主席習近平接任最高領導權已有三年多時間。習近平掌權後展開的大力反腐運動,聲勢浩大,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國際輿論紛紛稱習近平為毛澤東以來最強勢的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掌權後的三年,中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在經濟領域。持續了近三十年的經濟騰飛,卻逐年蒙上放緩的陰影。中國政府面臨著經濟和社會局勢的嚴峻考驗。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最高領導人的威信也受到空前挑戰。就此,我們請紐約市立大學教授夏明先生來談談看法。

公民論壇
公民論壇 RFI
廣告

法廣:習近平掌權之初,似乎樹立了極高的威信,民間廣為流傳“習大大”的親切稱謂,又稱其夫人為“彭嘛嘛”。民間的這種做法反映了怎樣的一種心態以及中國的特色?

夏明:“習大大”和“彭嘛罵”的出處,我覺得不應該來自於民間。應該是和他的子女有關係的。比較接近北京內部的人也對我講過,說這裡邊可能是他的女兒和孫輩的人的一種運作。而且我們也知道有學習小組,學習小組也是由習近平的子女這一輩人所組成。那麼他們在有意識地把習近平和彭麗媛打造成可愛的父母的角色。我覺得其中有兩個含義,一個是他們想要把他們拉近、作為一種父母官的角色推出給老百姓。另外他想營造出一種親民的形象,打造出習近平和彭麗媛的公關形象和公關品牌。民間當然就跟上去了。在中國有一種跟風,尤其跟風的原因,是因為習近平和他的家族畢竟給中國老百姓帶來了某種希望,而習近平一上台以後,這種反腐、主要晉陞中國社會的正氣等等,也讓老百姓感到了某種共鳴。所以“習大大”和“彭嘛嘛”也可以流行了起來。當然,下面還要有宣傳部這些人的怕馬屁,就把這個概念變成了非常風行的概念了。

法廣: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習近平的威信似乎受到挑戰。文宣系統多次出現不可思議的“政治事故”,甚至傳出“倒習公開信”。您對此作何解讀?其中的內幕究竟如何?

夏明:我們看到“倒習”當然是一種內部權力鬥爭的反映。因為對於中國老百姓來說,無論他們是生活在習近平一人獨裁的統治之下,還是中共一黨獨裁的統治之下,其實差別都不是太大。所以對老百姓來說,到底習近平是想把他過去面對的集體領導方式、權利均衡的方式,把它推向習近平個人獨大、就是委員會來治國,來突出習近平的權利地位,或是說進入到習近平所期盼的習核心的地位。這個權利爭鬥,其實對老百姓來說,關係不大。只要是中共的統治,對老百姓都是一樣的。

現在為什麼對中國領導人來說,習近平他們的做法對他們的影響更大呢?因為我們知道原來在胡錦濤的統治之下,九龍治水是中共寡頭的一種統治。這樣的話,有幾大家族,他們可以相互平衡,而且可以各有各的獨立王國。其他人根本就是針插不進、誰也潑不進的。就像周永康打造他的政法和石油系統、劉雲山打造宣傳系統、還有江澤民家族壟斷了電信系統、溫家寶家族也壟斷了各種新興的、包括保險呢等這方面的系統。所以對於中共這些高級的官員來說,各大寡頭來說,習近平想搞一者獨尊、想贏者通吃的話,第一根本就在於,這麼多家族,他們的利益是不是受到損傷?而以習近平目前這種打老虎的態勢來說,當然傷害了許多山頭的利益。包括像令計畫、周永康、薄熙來,他們都被拉下來了。當然都是一個削山頭的做法。所以也會給中國高級的領導人帶來一種不安。

另外一個方面,如果要削山頭,下面的領導人就要站隊。站隊到底站對了還是站錯了,你到底依靠的山頭最後是被削平了、還是被習近平給收買了,或者你能夠歸到習近平一條線上,這些都是非常不確定的。而所有這些不確定性都會帶來所有的高官擔心他們的身家性命的問題。一方面他們可能丟官,丟了官就會丟掉財產。丟了財產,政治上可能就會受到黨紀國法的處分。這樣就在中共黨內爆發了一場爭奪權利的大拼搏。而且我們也知道,習近平在接班的時候,也遇到了幾方的挑戰。一個是胡錦濤鍾愛的接班人,我們都知道是李克強。團派一直培養上來的。而令計畫是胡錦濤的另外一個臂膀之一。令計畫也有野心想做中國最高的領導人。另外在太子黨裡邊,薄熙來也在爭奪最高的權利地位。而且也跟習近平發生了衝突。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看到,習近平的地位遭到了各方的挑戰。所以目前中層的共產黨人要求習近平辭職的辭職信,我覺得更多地是中共內部派系鬥爭的結果。

法廣:目前,習近平大力反腐的一個重要內容是阻止資本的外流。2015年,中國資本外流規模空前,引人深思。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它又將對中國社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夏明:這裡邊最根本的原因,我認為是習近平他根本就不懂經濟、根本不懂經濟最根本的規律。現代經濟是資本經濟,資本是流動性非常強的。而且資本有着兩方非常靈活的角,它可以很快就從一個國家跑到另一個國家。但是如何把資本穩下來?不是靠命令。因為資本、尤其是外資和私營資本,它們很清楚地知道,如果你有絕對的權利,你就可能帶來絕對的腐敗、絕對的錯誤和絕對的愚蠢。這樣的話,對資本的傷害就會更大。所以很多外資和私營資本就會撤走。那麼,什麼東西才是主權國家可以建立公信制的機制呢?資本主義的誕生是從15、16世紀,從地中海開始產生。到現在500來年,它們已經發展出一系列的公信機制,只要遵紀守法、正常運做,就沒有任何的主權國家、沒有任何的國王可以掠奪我們的財產。

這些公信力的機制第一來自於國會。第二,很重要的,就是中央銀行。中央銀行相對是一個獨立、中立性的機構。它們以中立、獨立來掌管貨幣。尤其是能夠保障貨幣不至於通貨膨脹。第三就是民主國家、發達國家、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體系,一般都會遵循彙率的自由流通,自由變化,也就是資本的自由流通,彙率是受資本市場或外彙市場需求的影響,國家並不去強制地管控資本的流通。所以這三點,我們看到,中國都沒有。而習近平又以目前完全 “任我行”的方式來“反腐”和“管控經濟”,這樣其實他一手把法制經濟給破壞掉了,另外把市場經濟也破壞掉了。完全變成了一人的管控了。這樣的管制經濟當然會把所有的這些所有者嚇跑。習近平交的越狠,資本跑得越快。李嘉誠就是一個例子。

法廣:中國經濟發展的放緩,對習近平為首的現政權究竟會在多大程度上造成影響,有否可能危及政權的穩定性?

夏明:當然我覺得首先是對習近平的地位有沒有影響,第二對中共的地位有沒有影響,是兩個不同的問題。第一,對習近平來說,習近平要建威,主要的方法是反腐,他的“老虎蒼蠅一起抓”,在剛開始的一年、兩年,確確實實也吸引了老百姓的一些眼球。引發老百姓有些興奮。因為對老百姓來說,他們本身在這個權利爭奪中也得不到什麼好處。但是他們看到有些打老虎受到整肅,當然心中是高興的。但是一旦老虎被打下去,牽扯的人也越來越多,當然也就帶來黨內官僚體制的消極怠工、官員抵制、或者官員用各種辦法來殆政。這就給老百姓帶來兩個結果:一個是,原來老百姓覺得,官員們貪也就貪了,但他們還幹事情,但是現在呢,官員也貪了,卻有很多官員不幹事了、不理政了,這對很多老百姓來說,許多事情不會更方便,反而越來越不方便了。第二,就是反腐、反貪,最後的結果是到底對我的經濟有什麼影響?如果反了半天,對我個人沒有任何實惠,相反,我的經濟收入還在下降、我還得下崗、我還得面對物價的不斷高漲,這樣的反腐對我就沒有價值。這樣的話,反腐就會失去它的受歡迎度。習近平實際上就面臨這兩個挑戰。這兩個挑戰其中當然有中國經濟大趨勢所決定的,另外有的是由習近平個人的錯誤所決定。所謂中國大趨勢所決定就在於,中國在經歷了30年的經濟奇蹟以後,隨着中國經濟當量的不斷增加,本身這種兩位數的增長數字是不可持續性的。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維持兩位數的增長、維持到30年以上的。所以中國必定會回歸常態、經濟一定會從兩位數回到一位數、從一位數回歸到比較正常的5%左右。但是,中國政府沒有做好這種未雨綢繆的準備。它當時沒有認識到中國的經濟會出現各種常規化的轉換。尤其是世界上所有100多個發展中國家都經歷過的中等國家的陷阱。他認為他是可以超越所有這些經濟規律的,所以他打出“北京模式、中國模式、北京共識”,都是想去證明:世界上所有的經濟規律、或者是世界上經濟學家對他的警告,都是無用的。因為他覺得他掌握了奇蹟、掌握了一個密碼、可以維持永久的經濟增長。這個想法完全是錯的。第二是習近平的執迷不悟。他對當今全球化的經濟,根本就沒有理解。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就不可能“築巢、引鳳凰”。

當然中國經濟也就不可能有所謂的鳳凰涅磐。中國共產黨過去有多餘的錢,有了錢,它口氣就大,它不缺錢以後呢,就用錢去花錢消災。所以任何的維穩問題、任何的社會衝突、任何的軍隊的腐敗,它裡面的掩蓋,都是靠錢來打點的。它在國際上的競爭,儘管它沒有價值觀,它沒辦法以普世價值、或是它的回歸人類的主流獲得人們的尊重。但是它可以不斷地撒錢、也就是中國人說的”大撒臂外交“,它也可以獲得某些好感。但是現在的問題是:一旦中國最不缺的東西"錢"開始缺了,沒有錢了,該怎麼辦?它在國際上過去靠錢買來的朋友逐漸會離他而去,而在國內,以前靠錢消災來打點、來彌合的這些衝突,現在也會逐步地暴露出來。習近平的地位當然就會受到人們的質疑、人們的挑戰。這麼多其他的中國領導人也會擔心:如果照這樣走下去,最後要全體崩盤、全體都要玩完。所以我覺得,中國無論是退休的、還是在任的領導人,恐怕都會有一種危機感。在這種情況下,權利一定會重新調整。中國的經濟危機,恐怕不僅是帶來習近平的危機問題,習近平的危機恐怕會帶來整個中國共產黨的危機。這個可能就是中國共產黨所有的既得利益者所不願看到的。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