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政治

法新社:“習近平瞄準共青團”

近期中國政壇圍繞共青團的異動引發了各界普遍關注。法新社文章對此進行評述,標題用了一個比喻,稱共青團正處於習近平的“瞄準鏡”當中,也就是說處於被隨時攻擊的位置。

中國新領導人習近平(左)李克強(右)
中國新領導人習近平(左)李克強(右)
廣告

法新社署名Ben Dooley的文章認為,著名的共青團眼下看來正處於習近平的打擊範圍內。這個成立於1920年的組織是中共高級領導人的一個搖籃,培養包括胡錦濤、李克強在內的一批政治領袖,歷史上看更傾向於改革而非保守。但是它最近頻頻遭受攻擊,其中一些批評來自習近平本人,後者正“全方位地”集中權力,應對將於2017年舉行的新一屆黨代會。

本周一中紀委網站曾經發表《共青團中央書記處關於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這被認為是共青團在習近平盟友王岐山的地盤上作出前所未有的長篇自我檢討。

去年七月,習近平本人曾經嘲笑一些領導幹部“貴族化”。法新社文章認為,這種批評來自“太子黨”  法語中譯為“紅色王子”  不乏諷刺色彩。不過此後,共青團表態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的講話精神。

香港浸會大學的法國政治學家高敬文(Jean-Pierre Cabestan)對此表示,針對共青團發起的調查是高度政治性的,這一舉動必然有助於鞏固習近平的地位。

法新社提到,許多觀察人士預期在習近平和李克強之間圍繞接班人問題有一場角力。香港中文大學的林和立(Willy Lam)認為,所有跡象都表明,習近平努力在十九大之前削弱共青團系統的影響。對習近平來說,共青團是一個政治威脅,這個組織只要負責年輕人的意識形態工作就好,不能成為人才的彙聚地。

除此之外,近期有消息確認,共青團中央直屬的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將停招本科,恢復成早期單純的“中央團校”角色,中青院教師楊支柱曾經在網上發文質疑,在沒有生源危機和其他任何重大事由的情況下突然停辦一所大學,完全不顧歷史與現實的合理性。這被外界普遍視為習近平代表的政治派系對團派的打擊舉動。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