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中日關係是否真的回暖?

發表時間:

中日關係從表面看,回暖的速度有點驚人。一日之內,中國外長王毅、國務委員楊潔篪、最後是“很少在假期期間會見外賓”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親自出馬,與來訪的日本外長岸田文雄會談,強調中國要的是與日本合作,而非對抗。十幾個小時前,日本輿論還在懷疑岸田文雄是否能夠與中國總理見面。

中國外長王毅與日本外相岸田文雄4月30日會晤
中國外長王毅與日本外相岸田文雄4月30日會晤 路透社
廣告

對於中日關係的這種變化,各種觀察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也有區別。法新社注意到中日關係開始緩和,但同時指出,領土之爭、歷史問題爭論使兩國關係這些年變壞。報道指出:日本外長岸田文雄三日中國之行將於周日落下帷幕。這是日本外相四年半來首次對中國的訪問。中國外長王毅會見岸田文雄時表示,“我們當然希望與日本發展健康的、穩定的和友好的關係。”但他語氣一轉,“這一關係必須建立在對歷史誠實的認知,遵守承諾,合作但不是對抗的基礎之上。”

法新社還引述共同社報道說,王毅在回應岸田文雄時稱:“中國有一句諺語,空口無憑,要看行動”。中國外交部隨後發出的文告稱,王毅要求日方:“不再散步或附和形形色色的中國威脅論’和‘中國經濟衰退論’”。

日本共同社的報道色彩更積極一些:“日中外長會談就努力改善兩國關係達成一致”,對於持續做出發射彈道導彈等挑釁行為的朝鮮,雙方一致表示嚴重關切。此外還就兩國就合作促進停滯的全球經濟趨於穩定達成共識。岸田還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舉行會談,李克強強調,希望兩國共同努力,“使中日關係重新回到正常發展的軌道”。就岸田與王毅的會談,共同社則報道說:雙方確認了兩國關係“是相互合作的夥伴關係而非威脅”。會談伊始,岸田呼籲稱“不希望看到外長往來長期中斷的情況,希望恢復可頻繁往來的關係”,王毅表示“一定要建立在合作而不是對抗的基礎之上”。

中國央廣網報道則強調,李克強在假期期間會晤日本外相,“可見中美、中日關係都非常重要。因此,在外交的禮賓上,才會做出這樣一種特殊的安排”,並認為岸田文雄一天與中方高層領導人進行了三場重要會晤,“高規格接待傳遞中方誠意”。但中國媒體引述分析人士的話認為,中國高層下決心要改善中日關係,但球在日本腳下。中日的分歧可以歸結為兩箇舊問題一個新問題。舊問題一個是釣魚島,一個是日本修憲問題,日本到底要向何處去?新問題是日本現在開始把東海和南海兩個完全不相乾的問題聯繫在一起,“似乎要構成東海、南海的反華聯合戰線”。

一向對日本強硬的中方為什麼突然變得主動起來?是不是中方看到,在南中國海問題上,一方面國際仲裁法庭可能會做出不利於中國的裁判,一方面美日正與與中國有爭端的越南、菲律賓等亞洲鄰國越來越緊密,讓中國有種腹背受敵陷於孤立的感覺?

綜述以上報道和分析來看,一日之內,中方高層與日本外相三場會談,的確是一種關係回暖的跡象,至少是中方想在目前這一關鍵的時刻與日本明朗關係。但從中方高層的表態看,除李克強原則性表示“中日關係出現了改善的勢頭,但是,基礎還不牢固”外,王毅更多的是要求日本更進一步,更主動地改善兩國關係。由此顯示,中方對能否改善中日兩國關係,並沒有十分的把握,而是疑慮重重。

對於中日這種突然親近的姿態,從鳳凰網和微博的反應看,中國網民的態度也是截然不同。有的網民認為:“提高警惕,記住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農夫與蛇的故事”;“警惕日本說一套,做一套”;另一種則截然不同:“學習先進,進步自己,閉門造車不可取”。“同樣天災,為什麼中國的難民比日本的多?同樣是救災,為什麼中國付出的代價比日本大?”

有的認為,“遏制中國是日本外交的重中之重”,有的甚至不惜謾罵:“倭寇一向奸詐、狡猾,至今為止,他們還沒有真正善待過任何一個國家”;有的則認為:“中日關係的最大問題,是教科書中植入的仇化教育。我的大多數朋友包括我在上大學之前,都恨日本,主要就是因為仇化教育。看待歷史應該客觀,前人犯的錯,後人應該理性看待”。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