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觀察中國

中國大陸應該從更廣闊空間思考台灣問題

發表時間:

5月20日台灣蔡英文總統宣誓就職,台海兩岸情勢隨即出現巨大變數,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今天的觀察中國要向大家介紹有關台海情勢走向的分析評論。

觀察中國
觀察中國 RFI
廣告

新加坡《聯合早報》的社論稱:“台灣新任總統蔡英文的就職演說,一如外界所預期,在敏感的兩岸問題上採取折中辦法,既不屈從黨內台獨勢力,在主權問題上故意挑釁大陸,也不明確按照北京的意願,公開承認‘九二共識’。”“面對內外政治壓力,蔡英文就兩岸問題所採取的立場,透露了其務實的政治智慧。”“儘管從國台辦的公開響應看,北京並不滿意她的演說,可是正因為蔡英文沒有公開衝撞‘一個中國’原則,短期內恐怕也缺乏施重手對她採取反制行動的正當性。可以預見,接下來的兩岸關係,在短期內應該不如馬英九時期那麼熱絡,可是在冷卻之際也不應當出現太大的波動。” 

美國中文《世界日報》的社論稱: “蔡英文‘過關了沒’?連日台方、美方輿論較傾向大陸雖不滿意,但應可勉強接受;陸方態度則有硬有軟,大陸國台辦說了還不算,似待習近平的中央拍板。”“在此情況下,‘聽其言、觀其行’會是陸方慣用策略;但這次,由於有陳水扁的前車之鑒,陸方可能多少會迅速對蔡英文施壓,逼她不會表面模糊、卻暗中推動趨獨政策。所以北京祭出一些後果不太嚴重的政治和經濟動作,可能很快會出手。”“然而,這些動作對綠政府是否有施壓效果?台灣南部當年有句話:‘肚子扁扁,也要選阿扁’。除非生存已受嚴重威脅,否則這些民眾即使生活稍受衝擊,也不會輕易就範。” 

北京《環球時報》的社論稱: “蔡英文20日上台至今沒幾天,但台灣島內的‘台獨’氛圍進一步加重,‘台獨’言行不斷露頭。” “作為新任‘總統’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顯然對這一局面的出現負有責任。她自己口口聲聲表示‘維持現狀’,‘按中華民國憲法施政’,但剛幾天工夫,台灣就像是要走向‘斷崖式變化’,哪有‘維持現狀’的樣子?”“無論蔡與近日跳出來的激進勢力是共謀關係,還是她受到裹挾,如果‘去化’在台灣大舉擡頭,都是大陸決不能接受的。”“我們相信,大陸一定會對新當局主導台灣後出現的‘台獨’表現作出反應。後者的每一個出格動作都會付出代價,激進分子在積孽,他們以為自己已經執政,‘說了算’了,頭頂別無他法。但他們的頭頂還有一部大法,那就是《反分裂國家法》。” 

香港《東方日報》“神州觀察”的評論稱:“蔡的講話沒有明確承認九二共識和認同其核心意涵,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顯然,北京並不滿意,但也無可奈何,畢竟蔡英文沒有公開喊出台獨,北京‘師出無名’,而且中南海目前正集中精力處理南海仲裁以及東海釣魚島問題,無暇他顧,如果台海問題再度激化,北京分身乏術,勢必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所以,北京對蔡英文的表態欲拒還迎。對於北京來說,維持現狀是當前最好的選擇,也是沒有辦法的選擇。以大陸現有的軍力,一周之內佔領台灣並不是神話,但付出的代價極大,勢必引發美日的干涉及西方集體制裁。因此,事情沒有發展到最危急的時刻,北京是不會貿然採取武統的措施。”

香港《明報》的社論稱:“蔡英文迴避‘九二共識’,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她提到‘兩岸的兩個執政黨應該放下歷史包袱,展開良性對話,造福兩岸人民’,這是有向大陸喊話之意。由於缺乏政治基礎和大陸一直強調不與台獨政黨打交道,蔡英文或許只是自說自話,不過,大陸應該從更廣闊空間思考此事。不少專家學者說過,大陸要和平統一台灣,國民黨並非理想對手,因為國民黨在台灣有‘原罪’,惟民進黨最能擔當這個角色。現在蔡英文提出民進黨與共產黨良性對話,個中意涵和可能性值得深入研議,不宜一口回絕。歷史上,共產黨從來不怕談判,更善於統戰,搭建共產黨與民進黨的對話平台,利弊不難計算。若這是一個機會,不應輕輕放過。”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