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南海/中國

南海仲裁令中國處於被排斥的轉折點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國際政治和國際法教授邁克爾.貝葉斯(Michael Byers)在海牙法庭就南海問題作出仲裁後,於加拿大《環球郵報》撰文認為中國的反應將決定全球政治的未來,中國是成為國際社會的全面合作夥伴,繼續遵守外交和經濟承諾?還是拒絕國際法,冒險成為一個被排斥的國家?

圖為南海地圖
圖為南海地圖 網絡照片
廣告

貝葉斯認為南海仲裁結果是中國咎由自取,因為中國早在1996年就加了入聯合國海洋公約,意味着無論任何爭議中國都會接受該條約的法律管轄。但中國在20年後卻想通過向聯合國遞交聲明的方式來收回自己的承諾。由於中國並沒有放棄公約,其聲明也無效。但國際法不是遊戲,它更是國際關係的操作系統。如果中國試圖保持對南海的控制,它不尊重的不僅是仲裁法院,也是國際社會的基礎,在其中自由簽署的公約必須得到遵守。

貝葉斯相信中國蔑視國際法將影響深刻,如果中國在南海無視規則,加拿大又會從其2012年簽署的投資協議中獲得什麼保證?加拿大正在考慮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其條款又有多少價值?就中國希望的自貿協議談判,加拿大又將何去何從?貝葉斯指如果中國反應不當,世界將不僅失去繁榮,且更加危險。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