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新華社翻炒飛行員殉職新聞補了一句“不影響航母事業前進”

新華社31日報道一架殲15艦載機今年4月27日在進行陸基模擬着艦訓練時,突遇飛機故障,飛行員不幸殉職。這個消息事實上早在4日前,即7月27日已經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央廣網發布,但不知何故,央廣網發布的消息之後卻陸續在網上被刪除。

中國航母
中國航母 中文網絡照片
廣告

新華社“翻炒”的這個消息,強調了殉職飛行員張超的英勇行為以及過去的超卓表現,並同時加了一句:“張超的犧牲,沒有影響人民海軍航母艦載機事業的前進步伐”,相信乃針對有境外消息指殲15艦載機頻生意外,可能對中國航母發展的步伐有所影響。

根據新華社的報道,當天,在連續完成兩架次海上30米超低空飛行後,張超駕駛戰機執行陸基模擬着艦訓練。着陸後,已經接地滑跑的飛機突報“電傳故障”,機頭急速大幅上仰,瞬間離地。在飛機超過80度仰角情況下,張超被迫跳傘,墜地後受重傷,經搶救無效英勇犧牲。

報道又指,現場視頻和飛參數據顯示,從12時59分11.6秒發現故障到59分16秒跳傘,短短4.4秒時間裡,張超竭盡全力推操縱桿,制止機頭上揚。

艦載戰鬥機飛行,被形容為“刀尖上的舞蹈”,是世界上風險最高的職業之一。統計表明,航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的風險係數是航天員的5倍、普通飛行員的20倍。

報道指出,2015年3月,主動申請來到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之前,張超是“海空衛士”王偉生前所在部隊優秀的三代機飛行員,曾數十次帶彈緊急起飛驅離外軍飛機,首批駕駛殲-11B飛機飛臨西沙永興島,是全團6名“尖刀”隊員中最年輕的一員。

犧牲前,新華社指,張超共飛過8種機型,是中國軍隊年輕三代機飛行員中的佼佼者。

報道最後說:“張超的犧牲,沒有影響人民海軍航母艦載機事業的前進步伐。6月16日,渤海灣畔,一架架殲-5飛機再次展翅海天間。”

在張超殉職後,香港南華早報一篇分析報道引述軍事專家指出,殲15是解放軍航空母艦遼寧號以及其他正在生產之中的航母的主要機種,失事的背後原因,離不開飛航控制系統,或生產質量的問題。而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今年1月報道,大陸生產殲15艦載機已經遠遠落後於海軍的需求,負責生產的瀋陽飛機工業集團,從2012年至2015年之間,所生產的殲15戰機,不超過10架。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