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上海視窗

栗戰書中辦講話透露黨內政治細節

發表時間:

2016年6月30日,即“七一”,中共建黨95周年前夕,中共中央辦公廳舉辦專題黨課報告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辦公廳主任栗戰書以“繼承弘揚中辦優良傳統和作風”為主題作報告。

廣告

報告中,栗戰書披露了不少中共政治生活的秘密,例如,他提到了令計畫在中辦工作期間,一些人無原則地攀附、討好、奉承,在查處令計畫案件的過程中,有的人隱瞞情況,對抗組織。

今天(8月12日),這一講話通過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局主管的《秘書工作》雜誌披露,提供了外界了解中共高層政治鬥爭的難得視角。

栗戰書首先再次強調對中共中央辦公廳 “5•8”講話的第一條即“堅持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要求中辦“講政治守紀律”,堅決服從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指揮調遣。

栗戰書說,“”中辦人是老實人。大傢具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和作風,都能按照實事求是的要求辦事。但也有極個別不老實的人。令計畫就是不老實的人。”

根據他的說法,令計畫在中辦工作期間,一些人無原則地攀附、討好、奉承,這是不老實;在查處令計畫案件的過程中,有的人隱瞞情況,對抗組織,也不是老實人。有人可能會說,當時是懾於令計畫的權力,“人在屋檐下”,不得不這樣做。

但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是不是要想一下,當令計畫要你說假話時,如果實在不能或不敢說真話,至少可以不說話保持沉默啊!當令計畫幹壞事時,如果實在沒有勇氣去揭露或抵制,但至少可以不當幫兇啊!

栗戰書總結說,事實上,中辦絕大多數同志在工作中是自覺抵制了令計畫的一些做法的,這才使得中辦的“三服務”工作沒有受到影響。

現任中辦主任的栗戰書強調,“中辦是一個政治機關。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觀點,嚴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具有很強的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這是中辦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政治上堅決不能含糊。體現在工作中,就是要堅決維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不管是辦文辦會辦事、後勤機要保密,還是警衛安全工作,都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以具體工作維護黨中央和總書記的權威。

中共十八大後,中央辦公廳主要幹部進行一輪“大換血”式的調整,原中辦副主任,2013年調往社科院任副院長的正部級官員趙勝軒違紀,被免職後,再被責令辭去全國人大代表職務。

一些中辦出身的副部級高官,今年也相繼被免職。如曾任中辦副主任的王仲田,年初被免去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副主任職務;曾任中央保密辦主任的夏勇,不久前被免去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職務,被撤銷全國政協委員資格。

令計畫的親信霍克,曾任中央辦公廳秘書局局長,後調任國家旅遊局副局長,2015年1月落馬。根據官方公布的令計畫庭審信息,在中辦工作期間,霍克為了職務升遷,曾向令計畫、谷麗萍行賄。令計畫調離中辦後,就找到了霍克,非法獲取大量國家秘密。

根據中辦主任栗戰書的說法,習近平上台三年多來,“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個方面都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黨、國家、軍隊面貌煥然一新,三年多的奮鬥歷程,極大地凝聚了黨心軍心民心,極大地提升了我國的國際地位,中華民族踏上了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征程。”

對當前的中國局面,作為習近平大管家的栗戰書稱,“中國GDP已穩居世界第二,2015年超過10萬億美元,人均接近8000美元。按照現在的發展態勢,2020年人均GDP將達到1.2萬美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

“這些偉大成就,哪個國家、哪個政黨能夠做到啊?只有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能做到。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主心骨,一定能帶領我們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和風險,朝着既定的目標不斷向前邁進!”

不過,習近平的集中權力的努力是否真正完成,仍有疑問。

今年1月11日,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在省級常委會中,率先提出 “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這個核心”,並迅速在全國省一級官員中鋪開,在十幾個省委書記表態支持之後,並未有政治局委員一級的人物跟進。

此後,《人民日報》權威人士對經濟的定調口徑,與總理李克強思路的不同調門,已經引起了外媒的議論和關注,5月份,權威人士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時”,再次提到,“不理解、不適應的現象依然存在。”

8月10日,中共中央紀委布了對遼寧省委原書記王珉的調查情況。

引起海內外媒體普遍關注的是,中紀委指責王珉,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力,對遼寧省有關選舉發生拉票賄選問題負有主要領導責任和直接責任;公開妄議並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公款大吃大喝、頂風違紀,對抗組織審查。
而王珉已經是是第二個被查處的公開妄議中央政策的省級黨委書記,去年7月份,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被查,中紀委通報的案情中就包括“在重大問題上發表違背中央精神的言論”。

評論作者杜寶俊認為,省委書記,屬於“封疆大吏”,治下無論人口、還是經濟規模、地域面積,都堪比一國。

他們在黨內錘鍊多年,還是中央委員會成員,無論身份地位、還是黨性修養,都非一般黨員所能及。居然就有兩位省委書記,公開對中央大政方針說三道四,那水面之下的“腹誹”之人,又該有多少?

最近流傳頗廣的一篇微信文章就提出,“防政變是今後特別注意的政治工作”。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