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寨卡病毒在新加坡擴散 下一波高危區印度中國

發表時間:

寨卡病毒擴散再度成為世人關注焦點。這一兩天來新加坡寨卡疫情急速升溫,新加波衛生部和國家環境局1日晚發布聲明說,截至1日中午,新加坡又有36名患者被確診感染寨卡病毒,該國境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從而增至151例。據悉,1日新增的感染病例中包含1名孕婦。這是新加坡發現的第2例孕婦被確診感染病例。

圖為巴西一名疑似患有寨卡病毒導致頭顱畸形嬰兒
圖為巴西一名疑似患有寨卡病毒導致頭顱畸形嬰兒 路透社照片
廣告

新加坡衛生部還說,1日新增的病例中有3例與現有疫區沒有關聯。隨着疫情呈現擴散趨勢,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在發現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的小區和疑似感染區開展了大規模滅蚊行動。總理李顯龍同一天晚在個人臉書上呼籲民眾共同抗擊寨卡病毒。他發文說,預防寨卡病毒最好的辦法是徹底消除蚊蟲滋生處。

與此同時,馬來西亞也發現一確診病例,據法新社報道,馬來西亞衛生部長拿督斯里蘇巴馬廉證實,該國有一起寨卡病毒確診病例。他指出,這名患者是一名8月21日從新加坡回國的58歲女性,幸好患者已經康復,預料在今天或明早出院。衛生部長也促請日後要到新加坡的大馬人做好防範措施,使用驅蚊藥品,而所有往後的交通工具也受促噴驅蚊劑或蚊霧。此前,美國也和英國、澳大利亞、韓國、台灣等建議孕婦避免前往新加坡旅行。

今天,法新社引述一份學者研究報告指出,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住在寨卡病毒可傳播的區域。這份發表在英國醫學刊物《柳葉刀感染性疾病雜誌》的研究報告稱,根據對旅行、氣候以及蚊子類型等元素,分析26億居住在亞洲和非洲部份地區的人,接下來可能面臨感染風險。而且以病毒傳染路徑來推測的話,爆發下一波的寨卡高風險區,印度與中國位居首位,接下來是其他東南亞國家,例如: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越南、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等國。還有,非洲的尼日利亞也在感染範圍內。

據悉,該研究團隊由牛津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和倫敦熱帶衛生與醫學院組成。團隊稱,“大量”人口居住在很難防控、檢測和治療寨卡病毒的環境中。

法新社指,該團隊研究了影響寨卡病毒傳播的以下因素:從南美的寨卡感染區旅行至非洲和亞洲的人數;可傳播該病毒的蚊子的存在;用氣候來衡量某地區是否處於寨卡爆發的高危險區。

不過,這些專家們也承認,這項研究可能高估面臨風險的人數,因為無從得知寨卡病毒是否早已經在這些國家落腳,而讓部份人可能因此已經有了免疫力。且還有很多未知因素影響傳播。比如具體哪一種蚊子傳播該病毒,和已經爆發過病毒的區域是否對該病毒就有抵抗力等等疑問。

根據目前研究顯示,感染寨卡病毒的人有超過三分之二未曾發病,或者癥狀輕微,所以監測機構可能漏掉部份病例。寨卡早在1947年就被確認,但從未被視為是重大公共衛生威脅,直到去年在巴西大爆發,以及這種病毒可能造成受感染孕婦產下小頭症的嬰兒,才引起國際社會的重視。

當下,寨卡在超過65個國家和地區傳播。該病毒通過蚊子叮咬傳播,近期病毒傳到了非洲。專家稱,隨着人們在美洲和世界其它地區的遷徙,夏季是寨卡傳播的高峰期。而夏季的高溫同樣也意味傳播病毒的蚊子可以活得更長。

另外,上述研究報告的執筆人之一鮑爾稱:“寨卡的傳播提醒我們全球醫療衛生資源的不均衡,也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將來我們才有能力抵禦其它病毒的傳播。”

大家還需要注意的是:j儘管寨卡病毒主要通過蚊子叮咬傳播,但性接觸也是傳播途徑之一。而且目前尚無有效的療法和疫苗。提高警覺防止疫情蔓延仍為萬全之策。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